明明那頗有才能賢名的八貝勒如今也沒什么要緊的差事,可康熙還是選了不怎么出眾的胤祐,弘暉見此眼神微閃,面上沒有露出一二,而是笑嘻嘻上前,“皇法瑪,孫兒也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想要推薦給您”
“哦”康熙淡淡看了他一眼,不露聲色,“你倒是說說看,覺得誰比你七叔還合適”
弘暉仿佛并未察覺到康熙的情緒,而是道,“孫兒想要推舉之人是弘昱堂兄,并非是覺得他比七叔更合適,而是想讓他跟著七叔一起歷練歷練,七叔是長輩,咱們這些做侄子的若是能跟在他身后做事”
弘暉對胤祐不是和了解,但是這人既然是他皇法瑪選中的,那無論如何也不能說這人不行,而他提出的弘昱也壓根不能出去獨當一面,若是能讓他這趟跟在胤祐身后出去辦差,就已經是極好的結果了。
弘昱是胤褆的嫡長子,自從胤褆被廢圈禁起來,弘昱就一同被關在舊日的直郡王府,康熙這幾年都沒見過這個孫子,如今聽弘暉提起,神情有些恍惚。
弘昱與弘皙這兩個孫子年歲差不多大,而且以前在他跟前都頗為得臉,雖然在康熙心里,弘昱的分量比不上弘皙,但和也是他曾經真心疼過的孫子,現在聽弘暉提起心下唏噓,他也有幾分心疼這個孩子,說起來這事完全怪老大,弘昱又沒做錯什么事,偏生被他那個阿瑪給連累了。
康熙細細思量,才想起弘昱這孩子如今也已經十八了,這兩年他從不過問老大一家子的事情,故而從未有人在他跟前提起弘昱,康熙心里五味雜陳,他看向弘暉,難得夸贊一句,“你倒是個重情義的”
弘暉從宮里出去后,那弘皙已經被他阿瑪打發走了,弘暉得知后沒當一回事,他這番不僅將那福祿膏之事上報給了朝廷,還成功地讓弘昱得了份差事,心里十分高興。
他與弘昱雖然交情不深,但是也不贊同這種父親犯錯全家人都要連坐,而且在弘暉看來,弘昱算不得是那種惡人,恰恰相反,當初在太后的慈寧宮里對方也是有幫他說過話的,弘暉承情,如今這下也算是報答回去了。
弘昱這次的差事雖然只是給淳郡王打打下手,但若是表現得好,未嘗不能在康熙那里掙得幾分臉面,到時候就可以親自去護住自己的姐姐們,而不是要借助他人之手。
弘暉這邊為人家所思甚遠,而康熙在他出宮后,轉頭就給雍王府降了一道圣旨,卻是給烏拉那拉氏的,主要是夸贊四福晉賢明端方,將王府子嗣教導得很好。
烏拉那拉氏在收到圣旨時還有些懵,等讓人用銀子打點過小太監后,才知道原來是她兒子在御前表現得體,故而皇上才會夸贊她這個當額娘的。
烏拉那拉氏聽了后,心里十分受用,比起她自己得到皇上看重,她更高興是弘暉在皇上跟前得臉。其實一開始,烏拉那拉氏是不贊同兒子的很多做法,但是弘暉這孩子自小就主意正,烏拉那拉氏根本就擰不過他,如今看來,皇上正是看重了她兒子的這份心性,是旁人怎么也比不了的。
弘暉并不知道烏拉那拉氏心里的這番波動,他在知道康熙給他額娘賞賜與夸獎后,就越發有干勁,因福祿膏之事他在這京中逗留了一段時間,也該動身出發去山東那邊了。
而在弘暉離開京師前,他還接見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來客,正是淳郡王胤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