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劉父從將軍府出來的時候,懷里不但揣了兩萬兩的銀票,還得到了堂兄劉榮塞的一大堆謝禮。
昌都上到皇族,下到世家,平日里都喜金銀玉器,所以這市面上流通的黃金也沒多少,開國時制造的那一批金錠,好多都已經被人融了做成擺件了。
也就是將軍府,這幾十年里攢下了不少的金錠,才能夠一下拿得出這么多金元寶出來。
不過劉父也沒要金元寶,而是讓管家換成了銀票,兩千兩黃金得一大箱子了,他一個人騎馬過來的,連隨從都沒帶也一個,那么重的金子,他一個人也弄不回去,所以還是換成銀票更方便些。
劉父想到自己把這么好的酒都送到了將軍府,結果得到的只是兩萬兩銀子,想為兒子謀個前途的事情是一句都沒說出口,堂兄就急赤忙慌的拿著酒出門了,只剩自己和管家在偏廳大眼瞪小眼的,他心里就覺得窩囊。
眼下唯一能讓劉父覺得安慰的,就是劉榮出手還是大方的,那酒他也沒有白要,好歹還給足了自己銀子。
哪怕對著自己的父母,劉氏也不是一點都不保留的,劉父問她那酒多少銀子買的時候,她沒老老實實的說是一千五百年,而是含糊的說了句幾千兩銀子。
幾千兩銀子的酒,他這轉手不但賣了兩萬兩銀子的高價,還在堂兄那里掛上了名,現在劉榮已經記得有他這號親戚了,以后的好處還多著呢。
這么一想,劉父心中的郁猝之情就消散了不少。
劉父這一來一回也就兩個時辰,見他回來這么早,劉家的人都很意外。
劉父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后,又數了一萬兩的銀票給女兒。
看著父親手里厚厚一沓的銀票,劉氏連忙擺手道“阿爹你這是干什么。”
劉父態度強硬的把手里的銀票塞到女兒的手里,勸道“拿著,這酒你們花了這么多銀子買的,我也不可能就這么收下了,雖說這酒是你和賢婿的一片心意,不過你們現在的日子也不寬裕,這錢你說什么都得收下。”
怕女兒心里不痛快,劉父緊接著補充道“按理說這錢我應該都給你的,不過你兩個弟弟還年輕,總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鋪子里,所以我想著留點錢四處活動一下,看能不能給他們尋個官職,就算是最末等的小官,那也比當個商賈好。”
古代重男輕女是常態,出嫁的女兒幫扶娘家的兄弟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再說這酒本來就是劉氏和丈夫決定了要送給父親的,這劉父是自己喝還是拿出去買,其實都是他自己做主的事情。
這瓶酒能賣兩萬兩銀子,其實是劉氏根本沒有想到的,這酒他們從辛家人手里買回來,才花了一千五百兩銀子,雖然他們早就知道這酒拿到昌都肯定能賣出高價,但也沒想到竟然能買到這么高的價格。
現在父親愿意把其中的一萬兩銀子給自己,還對自己說清楚了剩下一萬兩銀子的安排,這讓她覺得自己在父親心里受到了重視。
父親想為弟弟謀求出路,劉氏也是支持的,娘家越有能力,她在婆家腰桿才能挺得更直。
劉氏開口問道:“送銀子人家能給辦嗎我那里還剩了一瓶酒,雖然那個琉璃瓶沒有今天的這個好看,但也十分的不錯,不然拿酒去”
這酒現在在昌都攏共就三瓶,拿一瓶去替自家弟弟謀個官職,總歸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朝堂各派爭斗不休,就連劉氏這樣的后宅婦人,都知道只要拿得出銀子,大字不識一個的白丁都能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