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要是舍一瓶酒出去,不說當什么大官,當個富庶小縣的縣令總歸是沒有問題的。
“真的那太好了,用酒當然比用銀子劃算了。”劉父高興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讓女兒回頭就把酒給送過來。
劉父也不是那種一味剝削出嫁的女兒,讓其補貼娘家的人,手里有了酒,這剩下的一萬兩銀子就排不上用場了,所以今天賣酒所得的兩萬兩銀票,他一點沒留,全都給了女兒。
劉氏也沒和自己的親爹親媽客氣,痛痛快快的收下了銀子,回到家里就把剩下的那瓶酒和那個喝空了的酒瓶子送回了娘家。
劉父得了酒轉頭就賣給了劉榮,李父得了這么珍惜的酒卻是不舍得賣掉的,他把這瓶酒放到了書房里百寶架最高的那一格,準備把這酒好好的留著,留到以后家里有大事的時候再拿出來慢慢喝。
劉氏回京的時候,李和豫交代她一定要想辦法多搞點銀子,以后好繼續和辛家人做生意,要是有必要,直接張口問家里借錢都可以。
原本劉氏是想著要開口問婆家要點銀錢的,不過現在劉父給了她兩萬兩銀子,有了這筆錢,她也就沒有再對公婆開這個口了。
然而劉氏自己都沒有想到,父親去將軍府賣酒這件事情,竟然還有后續。
話說陛下五十歲壽誕這天,照例是要與民同樂的,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員,乃至后宮的嬪妃皇子,都得在這一天給陛下送點禮物表示自己的心意。
對于坐擁天下、年過半百的良帝來說,自己五十歲的壽辰和以往那些年的壽辰沒什么兩樣,都是那么些個流程。
有錢的官員皇子送點金銀玉器,手頭拮據一點的官員拿不出像樣的壽禮,很多都是送自己的親手所做的字畫,什么萬壽圖,賀壽圖之類的,畫的好的還值得收藏,那些水平爾爾卻不自知的,送上來的畫拿去裝裱都在浪費木料,對此良帝早就膩味了。
不過今年重量級的禮物真不少,前有三皇子的羊脂玉仙人賀壽擺件,后有大將軍劉榮獻上的一樹鮮艷如火的紅珊瑚,最最稀奇的就是太子姚成景送的一瓶美酒。
據參加了萬壽宴的官員所說了,那美酒最稀罕的不是酒,而是裝酒的酒器是一只晶瑩剔透,璀璨絢麗的琉璃瓶。
那琉璃瓶的精美絕對稱得上是當世罕見的程度,而且良帝得了這美酒,心中大悅,當即讓內侍把酒給打開和幾位股肱之臣分著喝了。
據那幾位嘗過那酒滋味的大人所說,那酒醇香濃郁,清冽甘爽,和這酒相比,自己以前喝的那些根本就不是酒,而是白水,寡淡無味,毫無味道可言。
就連良帝,嘗過這酒后都贊這酒堪稱當世佳釀之首
良帝這話一出,把大家對這酒的好奇直接推到了最高點,可惜那酒實在是太少了,就那么一瓶,只有良帝和幾個皇子、重臣能夠有嘗到味道,其他人只能聽著他們的描述自己腦補那酒到底有多好喝。
因為這個酒,良帝還難得得稱贊了太子一番,兒子得了贊賞,劉皇后心里高興,她記得這酒是族兄一位遠親獻上來的,當即大手一揮,直接賜下了一堆的賞賜。
劉皇后也沒直接暴露自己族兄才是這酒原本的主人,所以這些賞賜明面上都是賞賜給她的兄長劉榮的。
劉榮又不傻,明白這些東西不是娘娘賞賜給自己一個人的,加上他自己也有心想要和劉父拉近關系,當即就從賞賜中挑了兩百兩黃金,幾套首飾頭面出來讓管家悄悄送到自家這位族弟家里去。
劉父得了這么多賞賜,心中又是一喜,想到要是沒有女兒給的酒,自家也得不到這么多的賞賜,當即就讓妻子把賞賜里的兩百兩黃金和兩套首飾給女兒送了去,一套金絲八寶攢珠頭面,兩對錯金鑲翠步搖,都是適合年輕女子佩戴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