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李和豫他們吃完飯的第二天,辛家人就回山上搬酒了。
要是只搬要給劉子真的那二十瓶酒的話,辛芷和陳曼是不用跟著回去的。
也是辛家人同進同出奇怪了,根本沒想過要讓辛勇自己回去。
而且現在家里多了一頭牛和一頭驢,來回是他們能夠搬運的東西就更多了。
眼下離和周冀約好的日子還有好幾天,他們回去之后還能再山上修整幾天。
雖然只在山下待了兩天,但是辛芷已經無比懷念家里的空調和冰箱里那各式各樣的冰鎮飲料了。
其實天華國的夏季遠沒有現代的夏季溫度高,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南北兩極的冰川還十分堅實的原因,現在已經屬于夏季最熱的時候,外面的溫度也就只有三十來度。
對于土生土長的古代人來說,這樣的夏季可能都算不上難熬,但是像辛芷這種在空調屋里呆習慣了的人,室外三十幾度的天氣就已經快要要了她半條命了,更別說古代的衣服布料那么多了,這么熱的天氣,胳膊腿都裹在棉布衣服里,別提有多悶熱了。
當然了,現在也有輕薄涼快的衣服,就像劉氏,穿的就是輕薄的紗衣,那紗衣是純蠶絲制成的,輕薄透亮,光看著就舒服。
辛家人原本也想弄幾匹紗布做幾身衣服穿的,然而問過劉氏后,才知道這紗布并不是想買就能買的。
天蜀州那邊一種特有的蠶,吐出的蠶絲細到十幾根蠶絲合到一起都沒有一根頭發粗,唯有用這種特殊的蠶絲,才能織出薄入蟬翼的輕紗。
整個蜀州,一年產出的輕紗不過超過一萬匹,這些輕紗,其中絕大部分作為蜀州的貢品進了皇城,每年世面上流通的輕紗不超過兩成。
而這兩成,絕大部分都被各大世家收入了囊中,普通人別說買了,尋常連見,都很少見到。
劉氏身上穿的紗衣,還是她出嫁的時候娘家買來壓箱底的陪嫁,當時劉父為了買這半匹輕紗,不知道費了多少勁,也是當時宮里的李昭儀,在夏季極喜歡穿著輕薄的紗衣,引得昌都各家的小姐貴女都以穿著紗衣為榮。
當時劉氏嫁給李和豫,也算是一門很好的親事了,劉父為了給女兒做臉面,托了好多人,許出去了好多人情之后,才以三百兩銀子的價格,買下了半匹輕紗,替女兒做了一件紗衣。
這些年劉氏一直很珍惜這件紗衣,每年也只會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把衣服拿出來穿幾次,如今都穿了好些年了,看著還有七八分新。
陳曼想買紗衣做衣服穿的時候,劉氏也沒多說,只說了這輕紗極其難得,有錢也難買到。
劉氏知道辛家人有錢,幾百上千兩一匹的輕紗他們確實買得起,不過辛家人都是沒什么背景的平民百姓,如今世家貴族們平常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稀少到只夠供給給他們使用的,輕紗就是其中一樣。
并不是陳曼拿著銀子去買就能買到的。
最后劉氏推薦陳曼去布莊買其他的紗衣,布莊也有普通的紗衣買,大多也是蠶絲制成的,雖然比不上輕紗輕薄,但也比棉衣要涼快一些,價格也比細棉布貴,劉氏和一些富商家的小姐,平常穿得最多的就是這種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