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辛家人離開縣城的時候,不管是牛、騾子、還是驢,背上都馱滿了東西。
當然了,辛家人也不是購物狂,他們買的首飾和一些雜物,只堪堪裝滿那頭騾子背上的兩個口袋罷了。
剩下的牛和驢子背上裝的都是糧食。
辛家人不缺糧食,山上有米有面還有曬干了的稻谷,這些幾百斤糧食是辛勇從縣里買了準備拉到東山村去的。
這兩天東山村和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在忙著翻地、燒草木灰給地里追肥。
雖然玉米苗和辣椒苗都還是沒影的事情,但是競爭卻已經開始了。
畢竟辛勇早就把話放出來了,這次地里產量最高的人能得到五兩銀子的獎勵呢。
當然了,玉米和辣椒是分開算的,玉米產量最高的有獎賞,辣椒產量最高的也有獎賞。
南瓜和冬瓜就沒有了,這兩樣東西本來就好養活,種活之后只用偶爾施點肥就行了,而且南瓜和冬瓜產量都大,一般來說,一根南瓜藤就能結好幾個南瓜,一個南瓜小的兩三斤,大的能有十來斤,冬瓜就更多了,平常大家買冬瓜燉湯,別說是買一個了,就是買半個都嫌多,大部分人都是只買上一小圈。
偏偏這兩樣東西還都不是什么賣得上價格的東西,在安沐縣的時候,辛家菜園里的冬瓜和南瓜每年都吃不完,會剩下好多,都是直接送給村里那些喂了豬的人拿回去喂豬了。
這東西產量大,在村里,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棵秧子,這東西又不值錢,放到菜市場都是一塊八毛就能買到的東西,村里除了一些特別節儉的老人會把家里吃不完的南瓜和冬瓜拿到縣里去買以外,其他人都是直接送人的。
南瓜和冬瓜重載一畝地一兩銀子的地上,辛勇就已經很心疼了,所以南瓜和冬瓜就沒有五兩銀子的獎賞了,只有二兩銀子的獎賞,就這二兩銀子,還是辛勇想著怎么也得給大家點奮斗目標,才愿意拿出來的。
玉米和辣椒的五兩銀子獎賞,是好多莊戶人家一整年的純收入,一些家里沒多少田地的人家,除了日常的開銷和各種稅銀外,要想存夠五兩銀子還得好幾年。
就連南瓜和冬瓜的二兩銀子,也是不少了,二兩銀子,這要放在前兩年,那簇新的被子都能買上好幾床了。
把地租給辛家了的人家都想要這個獎賞,所以種子剛撒地里,他們就已經內卷了,一個個的把地翻得松松軟軟的不說,把家里一直攢著舍不得用的草木灰和農家肥都一股腦的灑到了地里。
等東山村的苗子育好了之后,地里撒的農家肥也稀釋得差不多了,不會燒到那些金貴的小嫩苗。
別的村子辛勇顧不上,東山村是他們回山上必須會路過的地方,他順帶捎點糧食過去。
這些糧食在縣里買多少錢,辛勇就要多少錢,也不賺大家的錢,就當是方便大家,省了他們往縣里跑這么一趟了。
將近四百斤糧食,現在縣里的糧食是一天一個價格,昨天的精米是二十二文一斤,今天就是二十文了,足足便宜了兩文。
糧食鋪子的老板在縣城里也是富裕人家,他還有一個在縣衙當差的姐夫,所以縣令讓衙役去附近城鎮采買糧食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這老板也是聰明人,知道等衙役們把糧食帶回來后,自己鋪子里的生意肯定要大受影響,所以現在已經開始在降價售賣自己店里的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