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以前,李和豫知道辛芷會制胰子,肯定想都不想的就要和她合伙做這胰子的生意了。
李和豫又不傻,這擺明了是一門能夠輕松賺錢的生意,自然也是想要分一杯羹的。
然而李和豫也有自知之明,以前自己或許有資本和辛家商量這件事情,但是現在辛家人已經和劉子真牽上線了,那這些事情,自己擺明了就只有靠邊站了。
李和豫倒是沒有多失落,他倒也想得開,香胰子不比其他東西,整個天華國,能夠用得起香胰子的人家,最多也就只有兩成,如今這塊蛋糕早就被人分干凈了,辛家要做買香胰子,那就會斷別人的財路,被盯上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李和豫明白自己的家世壓根和顯赫沾不上邊,辛家人要和他合作,以后要是真的遇上了狠角色,那他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畢竟在那些真正尊貴的人眼里,他只能算是一只小螞蟻。
所以眼下辛勇沒主要提香胰子的事情,李和豫也沒有多問,只驚嘆了幾句就跳過了這個話題。
兩人坐在一起聊天,自然免不了要提起李和豫給大家送糧食的事情。
從古至今,好官、清官雖然不少,但是自掏腰包補貼糧食給百姓的官員辛勇還真沒聽過幾個,所以他對李和豫真心地十分敬佩“聽說大人您買了幾大船的糧食,免費送給大家”
那可是幾大船的糧食,眼下糧食這么貴,辛勇都不敢問李和豫買這些糧食花了多少銀子。
一聽辛勇說到這個,李和豫就來了精神,他笑著說道“要說起這個,還得感謝辛兄你。”
辛勇一頭霧水的問道“感謝我我什么都沒有做呀。”
他只租了幾百畝地,和李和豫的所做的事情比起來,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李和豫搖了搖頭,也不和辛勇賣關子,直接解釋道“怎么就沒有關系了,辛兄你是不知道,那幾船糧食可不是我花銀子買回來的,而是我用兩瓶酒換回來的,要細說起來,買那些糧食,我不但沒有花銀子,還賺了些銀子呢。”
這幾大船的糧食,細算起來價值確實是超過了上萬兩銀子,然而這些糧食李和豫只投入了一千六百兩銀子,因為他拿出去換糧食的那兩瓶酒是最便宜的xx大曲,而且這處換糧,他的隨從和縣衙的衙役不止是帶回了糧食,還帶回了一筆銀子。
當時烏長他們帶著酒到了隔壁的府城后,也沒多停留,直接花銀子找了一位中間人,然后帶著酒見了府城最有錢的幾位富商。
這酒有多好已經不用多贅述了,富商們能夠把生意做大,眼光自然也不錯。
烏長他們手里就只有兩瓶酒,這能出得起價的人卻有好幾位,那競爭自然是不能避免的。
烏長他們目的明確,不要銀子,就要糧食,誰給的糧食多,誰就能把這兩瓶酒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