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常縣后,李和豫又從牙行買了幾個仆人,一個廚娘、兩個干雜事的婆子、還有一個看門的門房,至于馬夫嘛,烏長就是,出門的時候,都是他趕的馬車。
像李和豫這樣的小官,身邊有這么幾個人伺候已經很不錯了,李家只是小富人家,和別人沒法比,有的地方官員赴任的時候,丫鬟、小廝、廚娘什么的,烏泱泱的帶上十幾、二十個,排場倒是有了,不過每個月光是要給下人們的月錢,那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說起來李和豫現在靠著辛家的那些酒也算有錢了,不過那些酒值錢雖然很值錢,但是他還沒有拿去變現,如今手頭上的現銀也沒有多少,滿打滿算也就只有烏長他們換糧食時帶回來的那五千兩銀子。
李和豫也不是鋪張浪費的性子,手頭寬松了后,他也沒有再添置下人,主要是縣衙就他和劉氏兩個主子,事情不多,就現在的這幾個下人已經夠用了,也用不著再添置下人。
這會兒聽到李和豫的呼喊,正在隔壁收拾的屋子的粗使婆子連忙跑了出來。
李和豫皺著眉頭問道;“陶媽,夫人呢”
陶媽見怪不怪的回到“回老爺,夫人去辛家了。”
“去辛家了”聽完李和豫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劉氏去辛家了不可能吧之前她對辛家人一直都是淡淡的,不怎么上心,看起來也沒什么要和辛家人深交的樣子,怎么他只是在外面忙了幾天,現在妻子都已經會自己去辛家做客了
李和豫現在真是一腦袋的問號,見他這樣,陶媽一臉見怪不怪地補充道“這有什么奇怪的,這幾天夫人每天都要去辛家呀,每天早早的就去了,要到傍晚才回來。”
也是這幾天李和豫出門的時候早,回來的時候晚,不然他早就該發現了,現在劉氏每天和他都是前后腳額的出門,他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劉氏也是剛到家不久而已。
劉氏剛二十出頭,正是年輕貌美的時候,這要是換一家人,媳婦兒每天這樣早出晚歸的,那家的男人心里早就該犯嘀咕了,也是她跟著李和豫來常縣上任了,公婆都遠在昌都,管不到她。
李和豫倒是沒多想,只是覺得妻子現在每天都在辛家待這么久十分的奇怪。
今天李和豫也是難得有空,所以他就想著干脆就去辛家接劉氏回家算了。
辛家離縣衙很近,走路也就幾分鐘的路程。
李和豫之前就來過辛家,到辛家后,他讓烏長上去拍了好幾下門,都沒聽到里面有什么動靜。
李和豫站在墻邊,暗自想到回頭一定要提醒辛兄買幾個下人回家,別的不說,這門房怎么著也該有一個吧。
辛兄靠賣酒得了那么多銀錢,人不能這么節省,該添置的下人至少還是應該安排上的吧。
想他堂堂縣令,頂著大太陽在門口空等這么久,還得一直低著頭,不然要讓別人認出來了,明天縣令到辛家做客,卻吃了閉門羹的事情就該傳得人盡皆知了。
也是辛芷耳力好,在嘩啦啦搓麻將的聲音中隱隱約約的聽到了敲門聲,她偏頭認真地聽了聽后,不怎么確定的說道“好像有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