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哀家還有一個外孫”
太后不小心將自己的心里話說了出來。
安總管聽見了這句話,茫然道“太后,您方才說什么”
太后心中卻為著這一猜測而隱隱激動起來“你派人去一趟沈府,讓沈夫人再進宮一趟。”她吩咐道。
“是。”安總管應下,可沒有立即離去,因為他還有事情沒有稟報完,“太后,嘉和公主現在在襄國,據說哭鬧得厲害,太后需要奴才派人將嘉和公主帶回來嗎”
“嘉和”一說起嘉和,太后不免就覺得頭疼。
若非是她任性,瞞著自己偷偷去了凌州,也不會被李君屹帶去了西南邊境將沈清月換了回來。
若是沈清月沒有被換回來,此時在襄國的就是沈清月了,也不會因此下落不明,叫她如此擔心了。
但是想到先前嘉和為了不去襄國而絕食的樣子,太后心里免不了又心疼起來。但她又想到自己為了嘉和,對沈清月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情,如今能不能找到沈清月都還未知,就算找到了她,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原諒自己
一想到這里,太后對嘉和的那份心疼便逐漸消退了去,她對安總管說“嘉和辜負了哀家對她的一番苦心謀劃,依著自己的性子任意妄為,此番就讓她在襄國待一段時間,也算叫她長長記性”
況且前些日子皇帝忽然病倒,太醫診斷是多年傷神費力虧待了身子,滋補的藥一直喝著,可這么多天過去了,皇帝的病情卻一直不見有什么好的起色。
因此太后也不愿在這個時候將嘉和接回來,惹皇帝生氣。
安總管見太后做出這樣的決定,著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的他原本以為太后如此疼愛嘉和公主,一定會不計一切將她接回來的,可如今竟然舍得讓嘉和公主待在襄國
不僅如此,太后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對沈清月的事情頗為上心,如今又讓他派人召沈清月的母親常氏進宮,定然又是要問她關于沈清月的事情
這是為什么呢
安總管不好問,便帶著滿腹的疑慮,安排人去沈府了。
常氏聽聞太后又要召見自己,登時慌了神。
上次太后召見自己,問了許多孟云月的事情,還要將沈清月追回來。而當初太后承諾給他們的侯爵之位,不僅沒有兌現,甚至在這之后不久,沈九儒的官職便被連降數階,從一個堂堂的觀文閣大學士,降到了一個從五品的閑職,現在官場上的人都在暗中笑話他
沈九儒受不住這樣的屈辱,消沉了許多日,一度想辭官回青川老家,甚至天天與她爭吵,當初就不該送沈清月去皇宮。
可常氏哪里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她想起自己先前就吃過這樣的虧,那是沈清月與李君屹和離后不久,太尉夫人以蔭補名額的為交換條件,讓沈清月離開京城。她為了給兒子爭太尉手中的蔭補名額,便違心將沈清月趕回了青川老家,可最后這蔭補名額也沒落到自己兒子手中,李太尉將名額給了他的侄兒
她雖去太尉府鬧了一通,可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自己默默咽下這個啞巴虧。
沒想到自己不僅沒有吃一塹長一智,反而又受了太后的迷惑,以為將沈清月送去皇宮代替嘉和公主去襄國,能給沈九儒換回一個侯爺的爵位,可沒想到太后竟也是過河拆橋翻臉不認賬之人,甚至比太尉夫人還要過分
可是對方是太后,常氏敢去太尉府鬧,卻沒有膽子去皇宮里鬧,可憐她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真真憋屈得慌。
今日宮里又派來人過來,說傳太后的口諭,要讓她進宮一趟,常氏心里便慌成了一片,可又不敢違抗,便戰戰惶惶地與宮人一起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