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了……”
沈清月去了薛崇楓的墓前,同他說了會兒話,聊了聊京城那邊發生的件事。
先前她想回京為他報仇,可是因為蘇御和姜汀若的事情,她暫時沒有機會,反而還為了保護姜汀若而討好太后。
如今蘇御已逝,姜汀若在那一天也隨他一起去了,沈清月沒了顧慮,這次從凌州回去之后,她就可以為他討回公道了。
沈清月啟程回京的時候,桑末果然被薛崇羽留住了心,人自然也不會隨她一起去京城了。
桑末心里割舍不了她和云苗,以及梔素和綠竹,沈清月抱了抱這個哭得淚眼滂沱的姑娘:“車馬雖慢,但日后總能相見。我會寫信給你,叫崇羽念給你聽……”
沈清月回京后不久,陛下便下詔另立儲君,而后不久便退了位,封衡陽王為攝政王,輔佐新君。
新君便是云苗,衡陽王感激沈清月幫著蘇御撫養這個孩子,作為孩子的姑姑,沈清月和梔素綠竹一起進宮照顧他。
大哥因為軍功卓越,如今也留在了京城,深受重用,成為朝中新貴。
沈清月的身份也很快公之于眾,她是長公主的女兒,和嘉和一樣,本該是郡主的她也被封了公主,地位自然水漲船高。她的身前多了許多奉承的人,她初時還應付些,后來索性不理會了,反正也不會再有人敢找她的麻煩。
弟弟曾托人稍了封信給她,信上說近來父親的身體不太好,很是惦念她,想讓她回家看看父親,畢竟父親一直都很疼愛她。如果大哥也能一起回家的話,父親一定會非常高興。
沈清月有些恍惚,自小到大的回憶里的確充斥著父親的疼愛,心里不由隱隱泛起酸澀來。可又想到當年父親拋棄娘親的事實,以及后來出賣自己替嘉和前往襄國的事情,那份不能盡孝的酸楚又淡了去。
她沒有回信,只叫人備了些珍貴補品給父親送了回去。
李太尉的夫人舒氏,曾經她的婆母也來求見過她,謙卑且懺悔著告訴了她一件事。
“公主,其實當初那封和離書,是我找人模仿君屹的字跡簽下的……”
沈清月雙眸微瞠……
舒氏繼續道:“你走的第二天清晨,灑掃的小廝發現君屹摔倒在臺階上,手里攥著的那封和離書上并沒有簽他的名字,我猜想他是想去找你的,以至于走得太急摔傷了自己……”
沈清月心底微微顫動,她想起當初舒氏將簽了字的和離書送回來,那段時日她過得昏天暗地,旁人只知道她大病了一場,卻不知她如同失了魂魄半去掉了半條命。
如今舒氏卻來告訴她,李君屹當初根本沒有簽下和離書,一切只是一場誤會。
可真的是誤會嗎?
沈清月喉間哽住良久,那段不忍回首的過往在腦海中閃過,許久才容她緩緩吐出一口氣來,道:“他只是當時沒有在和離書上簽字而已,可誰也說不準他以后會不會簽字,這件事誤會也好,錯過也罷。”
“你或許覺得我在為君屹辯解,可我了解君屹的為人,若非他當時摔傷了頭忘卻了你們之間的事,我相信他是不會同意與你和離的。”舒氏著急解釋道,“當初我看中公主你的容貌,本想納你進府做妾室的,是君屹說他此生若娶親便只娶一人,絕不納妾,我才許了你正室之位。他既許諾此生只娶一人,便斷不會愿意與你和離,當初都怪我受太后恫嚇,才做出了讓人替筆的事情,公主要怪,便只怪我一人,不要再怨恨君屹了……”
對于她所說的往事,或許是因為經歷過薛崇楓病逝的那一遭,沈清月的心里已經很難再有波動起伏了。
她細細聽著舒氏的話,猜想她話里的意思,約莫是想消弭自己與李君屹之間的恩怨,以保李君屹和李太尉的官場亨通。
“夫人多慮了,李大人在凌州時曾救過我的性命,恩怨兩消,我對他早就沒有怨恨了。”
舒氏聽到這話,明顯松了一口氣:“公主心地純善,我當初真是豬油蒙心,為了討好太后和嘉和公主,竟會做出那般糊涂事……”
“我想見見李大人,”沈清月突然說道,“勞煩夫人通知一聲,讓李大人進宮來見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