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二十六年鮮卑擾邊
邊境有變的消息如同一點星火,很快就將沉寂已經的京城燃燒起來。
當今皇帝上位之后,大周就處于安穩之中,雖說偶爾有小摩擦,但與鄰國的關系還算融洽,邊疆更是多年都沒有戰爭發生。
這是大周朝的幸事,但是如今,卻很可能成為壞事。
前朝時期,鮮卑族從屬于匈奴,只是在下面跑腿打雜的人,前朝與匈奴人戰爭不斷,鮮卑人從中窺得了機會才慢慢發展壯大。
但事實上,游牧民族的內部也并不統一,如今北疆之外的草原上,東部還有匈奴散部,中部和西部的鮮卑族也并不是同出一脈,相互之間各有斗爭。
在大周初立的時候,也曾與鮮卑匈奴人生死戰爭,導致當時的匈奴大聯盟分崩離析,以至于太祖在位之間,大周幾乎是壓制性的統治。
太祖過世之后,鮮卑族慢慢整合了草原部落,才漸漸成了幾分氣候,不過那時候齊家軍聲名赫赫,每次對陣鮮卑都是輸多贏上。
一直到當今皇帝時代,鮮卑族年年上貢,可謂是擺出一副臣服的狀態。
誰料到時隔多年,竟是從北疆傳來戰報,鮮卑族擾邊,連下三城,如今與鎮北大將軍孟坤在云州僵持!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擾邊,而是直接侵略,是對大周朝的挑釁和藐視。
在看到軍報的時候,皇帝只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沒直接倒下去。
他急忙召見朝中大臣們商量對策,卻不料平日里有治世之才華的大臣們,竟是在大殿之中吵成了一團!
“這鮮卑人好大的膽子,難道忘了當年可是他們跪下來求饒,我大周才放了他們一馬!”
“現在說這個還有什么用,難道還能讓他們將城池還回來?”
“孟坤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能讓鮮卑直接占領了三城!”
“云州能不能守住,若是云州有失,那大周的門戶便要大開了,京城也會危險!”
“陛下,依微臣看,合該調遣大軍支援何老將軍,也該讓那些野蠻人看看我大周的厲害!”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怎么能輕言動兵,當年我們與鮮卑人可是簽訂過合議的!”
“如今他們都打上門來了,合議還有什么用處?”
“不如我們派遣使者出境,問一問這鮮卑人到底要做什么,莫不是不滿每年的貢品數量,若是如此的話不如減少一層,也顯得我大周有大國氣度!”
“我呸,你這個軟蛋兒,平日子只顧著鉆女人褲襠的龜孫玩意兒,這番言語才是丟了我大周顏面,本官絕不會同意此事!”
“難道像你說的要打,這士兵從哪里來,莫不是要大肆征兵,若是如此的話,這些年陛下厚待百姓又有何用?還有糧草,銀錢,一樣樣的你來解決嗎?”
“我來就我來,既然是我大周百姓,就該為大周拋頭顱灑熱血,誓死守護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