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倒是容易,那不如你去前陣殺敵!”
“好了!夠了!”在百官的爭吵中,皇帝臉色愈發難看,目眥盡裂的怒吼一聲才總算是停止了這一場鬧劇。
皇帝的眼神掃過下面的人,尤其是那幾個呼喊著要議和的,那眼神就跟藏著刀子似的,那一個個大人縮起脖子不敢動作。
皇帝冷聲問道:“宋尉,你來說。”
被點名的宋尉是如今的兵部尚書,此時他臉色冰冷,拱手說道:“陛下,議和萬萬不可。”
“匈奴殘暴,鮮卑也相差無幾,都是化外之民蒙智未開,這些年他們俯首稱臣,如今看來只是為了休養生息。”
“他們既然一鼓作氣下了三城,就不會就此善罷甘休,若是此時大周提出議和,別說拿回這三城要付出什么代價,使者一派出去鮮卑便知道大周懼戰,到時候只會變本加厲,一發不可收拾,如此,大周既失了顏面,也失了先機。”
“如此,你是主戰了?”皇帝如此說道。
宋尉撩起官袍跪下,朗聲喊道:“微臣愿意率領大軍,助何大人共破鮮卑。”
“好好好!”皇帝朗聲大笑起來,“這才是大周的好臣子,泱泱大國,雖遠必誅,這鮮卑不過是奴顏婢膝的舊日之臣,一朝反主,怎可讓他妄自尊大!”
皇帝一句話,所有主張議和的臣子都閉了嘴,只因為他旗幟鮮明的表示了要戰!
“父皇,兒臣愿往北疆,為我大周奪回國土。”四皇子忽然出列,跪下喊道。
四皇子一動,太子心中懊悔方才沒先走一步,連忙也跪了下來:“父皇,兒臣是太子,一國儲君,愿為父皇遠赴邊疆,奪回故土,讓鮮卑見識我大周的兵強馬壯!”
四皇子與太子對視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帶著幾分敵意和堅持。
別看皇帝平日里好說話,也疼愛自己的兒子,但事實上兵權這一塊別說四皇子了,連太子也不能插手,這一塊的人一直是皇帝的親信。
當年的何家,現在的孟坤宋尉,無一例外都是皇帝親手抓著的人,太子和四皇子想盡了辦法,也是沒辦法打動這幾家的心。
而現在就是大好的機會,大周一直兵強馬壯,跟著鎮北大將軍守在云州的還有二十萬大軍,而宋尉的手中更有超過十萬的人馬,只要他們能摻上一腳,何愁兵權不到手。
至于危險,他們是皇子,又不用上前陣,即使隨軍也是擔著名頭,被守護在最安全的地方,到時候名聲和兵權到手了,這一筆實在是一本萬利的好事情。
太子和四皇子能想到的事情,皇帝自然也能想到,他的臉色不但沒有緩和,反倒是更加陰沉,讓他尤為惱怒的是,邊疆情況未明,朝堂卻開始站隊了。
“陛下,太子所言甚是,既然是一國太子,便要撐起太子的職責來,由他來帶兵合情合理,也能激勵邊疆兵士,揚我大周國威!”
“楚太傅此言差矣,太子身份貴重,乃是一國儲君,戰場刀劍無眼,若是損傷一二如何了得,不如就讓四皇子去,四皇子也是皇子,身份足夠。”
“徐大人這話就不對了,太子身份貴重,難道四皇子就不貴重了,就不怕刀劍無眼了。”
“楚太傅,本官可沒有這么說,只是太子畢竟是儲君,若有損傷誰能擔當得起,到時候只怕孟大將軍反倒是礙手礙腳。”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