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如此保持下去,等養廢了他,再循序漸進,去整頓郭家其余枝脈,就能把這一族給收拾了。
周弘殷算得很仔細,也知道憑著郭保吉此人往日行事,并不會安于尸位素餐,是以聽說他想要修宣州圩田的時候,并不覺得多意外如此人才,若是會耽于沉寂才是怪事。
可眼下見得監司遞來的折子,周弘殷卻難免有些心驚起來。
自古宣州就有圩田,幾廢幾立,出事的時候多,安然的時候少,如果只是正常修一修,卻是不怕,可現下修的辦法太過靠譜,圖繪、章程、道理俱通,壓根不像是臨時起意,倒似準備了不知多久,厚積薄發,滴水石穿,今次打算一舉成型一般。
郭保吉才去江南西路一年多,哪里來的如此能耐
如果圩田修好了,他又順著桿子往上爬,做出幾樣大功勞,不僅會叫周弘殷原本的盤算落空,還會轉而助力郭姓本家。
屆時此人又有武勛,又得州縣功績,將來還有郭駿在后頭托著,儼然郭家領頭人,更難打壓
倒像是自己原本的算計,還成全了他一般
從前也不見這郭保吉有如此能耐啊
此人確實是難得的將才,卻也只是將才而已,領兵打仗不在話下,可要論及治理一方,全不是一條道上的。
究竟發生了什么
周弘殷并非出身即為帝,他長于市井之間,很是明白“修圩田”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真正落到實處,要做多少事情,又會牽扯多少方方面面。
譬如今次郭保吉想要修的圩田位于三縣交界,其中涉及本地豪強、百姓、宗族產業,光是整合地界,叫人全數同意讓出地來修田,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另有民伕征調、材料采買、修造分包、后續分產等等,全是又瑣碎,又難處置,可一旦遇得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圩田修不下去的理由。
為甚都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江南多圩田,可那圩田絕大多數都是當地大族大姓的私田,每年旱時因為搶奪水源,各家、各宗族打起來的事情層出不窮。
周弘殷任過京都府尹,京城幾無圩田,卻也曾經因為這些搶水奪田之事弄得頭疼不已,甫一接觸時,幾乎花了三兩年功夫,熟悉之后才慢慢上手這還是建立在他長在京城十多年,上下皆熟,助力甚多的情況下。
郭保吉才去江南西路一年,卻敢于夸下以身做保的海口,這還不說,又能做下如此詳盡的計劃,實在太過離奇了。
難道是郭家手上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勢力或是還藏有厲害的后招
不怕狗咬人,只怕那狗搖身一變,轉成了野狼,自己卻全然不知。
隔得太遠,畢竟看不到那一處發生了什么,周弘殷想了想,實在放不下心,便召來一個黃門,吩咐了幾句,叫其領差去一趟宣州,看看這一個郭保吉究竟是否有秘密。
把人發遣走了,周弘殷這才松了口氣,然則氣還沒喘幾口,就覺得心臟又開始砰砰跳了起來。
他長而慢地深深呼吸了幾下,才緩緩伸出手去拉了鈴,等人進來了,啞著嗓子道“去請星云大和尚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