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承佑話既出口,果然次日就叫人押著弟弟到京都府衙點卯,不給他外出惹是生非,引起宮中注意。
周承順倒是老老實實,聽憑兄長分派,無論批閱奏事還是外出跑腿,毫無二話,有時候遇得事忙,還曉得體惜人,親自或端茶、或送水,或將事情攬到自己身上。
兩人好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一般。
再說另一頭,沈念禾聽得裴繼安要用隔槽法,雖然有些擔憂,卻也知道此時只好借為過渡。
因隔槽法極難把控,想要計長遠,還得另選他法,沈念禾略一計較,列了單子,趁著鄭氏出門,同她一齊去采買。
鄭氏生性十分愛逛,最愛有人陪著,見得沈念禾愿意出門,樂不可支道“我今日想給挑些簪子,原還怕選的不好,你不喜歡,你愿意一同去自然最好”
沈念禾愛吃愛玩,對首飾衣物倒是不怎么在意,笑道“嬸娘自家買便是了,我眼下還在孝中,要那個做什么”
又挽著鄭氏的胳膊,道“三哥上回同我說,從前在宣州的時候就很想給你買點合用的首飾,又說嬸娘正當年華,當要些好東西才配得上,只畢竟小地方,沒什么入得眼的,又怕進進出出,別旁人側目,今次難得有機會,我陪嬸娘一起挑喜歡的。”
鄭氏一向曉得侄兒孝順,只是裴繼安多數時候只默默做些體貼行徑,很少說得出來,謝處耘則更是喊他說好聽比要他的命還難受的類型。
她愛聽人哄,從前在家,當真如同衣錦不能還鄉一般,今次聽得沈念禾說,實在心中得意極了,卻是擺擺手,做一副不放在心上的樣子,道“我年紀大了,不比你們小女兒家的”
鄭氏未有生子,身形窈窕,看上去與少女相比并無多少差別,還多了幾分成熟韻味,沈念禾就抿嘴笑,道“前次從客棧搬出來的時候,那伙計還特地發問,說嬸娘同我是不是姐妹,又說看著相差不過兩三歲這可不是我胡謅的罷”
鄭氏免不得嗔怪幾句,心中卻是滿意得很,聽憑她夸,忍不住又轉得回來,道“還是要給你選幾樣好的年后就要及笄了,我是做嬸娘的,自當給你備些好東西,況且京中常有些眼睛長在頭頂上的,要是出門交際,被人拿來說嘴,再如何懶得理會,究竟還是惱火”
沈念禾見她一直掛著此事不放心,便也不再推辭,左右買幾件首飾而已,實在算不得什么,便應了一聲,又問道“嬸娘看中哪一家的首飾”
鄭氏道“旁的倒罷了,我往年看那得翠樓里頭有幾個師傅手藝還算入得眼,今次想去看看,若有合適的樣式,正好我原來還留著幾塊石頭,看看能不能鑲得進去”
沈念禾聽得得翠樓三個字,便笑道“正好順路有幾間鋪子,里頭當有我要買的東西,一會嬸娘陪我去瞧一瞧”
鄭氏自然應是,卻是好奇問道“難得你要買東西,卻是買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