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九章獻力滿場的推車、騾車形制各異,只是看起來都粗陋得很,顯然都是小商小販趕過來的,有些車身并無遮蓋,邊上還守著一兩個人搬搬抬抬,把一袋袋糧谷往牽頭運送。
見得里頭這般場景,劉大這才放下心來,知道沒有找錯地方,忙將自己的車子朝著小門推去。
才進門,就有個人叫他道“且住,哪里來的”
劉大聽那聲音有些熟,轉頭一看,卻是里頭門邊搭了個棚子,那棚子下頭排了一條長桌,桌上擺著筆墨紙硯,桌后坐了兩個人,說話那個兩鬢斑白,嘴巴上邊胡須稀疏,果然是個熟人。
他下意識喊道“徐二哥”
對面那人也愣了一下,站起身來,問道“你小子,怎么跑到這里來了”說到此處,卻是又捋了一把自己的胡子,“是了,你那鋪子在新鄭門外頭,正是隔槽坊管的地方。”
劉大聽得沒頭沒腦的,左右見得無人,便把自家車子推到一邊,問道“二哥不做買賣,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他看那徐二身上穿著制式服色,一時有些把不準,又問道“難道進衙門當差了”
言語之中,頗有些艷羨。
雖然現在還不曉得這隔槽坊是怎么運作的,然則畢竟管酒事,當得上是個美差。
徐二從前一樣只是個走街竄巷的沽酒郎,日子只能算過得去而已,眼下撞大運進了衙門,再不用在外頭刨食,怎能不叫他羨慕。
徐二忙擺手解釋道“哪里有這個便宜給我撿。”
一面說,一面招手叫他過來,問了他鋪面詳細位置,又問大名,復才轉頭同邊上那人說了。
一旁的卻是個后生模樣,約莫只有十六七歲,嘴上稀稀拉拉長了幾根胡須,一臉的稚氣,他按著徐二所述,在嘴上呵了口氣,往桌面的冊子里翻翻撿撿了一會,自里頭撿了個文冊,查到其中一頁,復才問劉大道“是大名喚作劉得兩,酒鋪子在新鄭門柳條街丙六的”
劉大點頭應是。
那后生便提筆在文冊上畫了記號,往后頭空白處填了幾筆,繼而拿出一根竹簽來,在簽上寫了個數字,遞給劉大,正待要解釋,一旁的徐二已是攔道“我來同他說就是,秀才公你在此處坐著。”
劉大就看著那后生又坐了回去,這大冷的天,一面搓著手,一面翻看桌上的書,口中念念有詞,聽著像是在誦背什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