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賞賜對于殷陶來說只是個稀罕物件,后世比這稀罕的東西他見了不少,故而也沒有太多欣喜,倒是四爺這個承諾叫殷陶著實興奮起來。
他不比其他幾個哥哥,年紀還小,仍是要在宮中念書的年紀,自從穿越過來就沒有出去過這紫禁城。
四哥這份“謝禮”讓他著實欣喜和期待起來。
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好人有好報啊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也是個宜收禮物的時節。四爺婚后沒幾天,殷陶又收到了一份來自新嫂嫂的禮物。
來送禮物的丫頭人生得不錯,口齒也伶俐,對著殷陶笑瞇瞇道“大婚那日我們福晉實在太忙,招待不周之處還請十二阿哥見諒。當時匆匆一見,我們福晉也來不及跟阿哥說話,這會兒把見面禮給阿哥補上。我們福晉初來乍到,摸不準阿哥們的喜好,想著文房四寶是阿哥們平日里用得到的東西,便備好了叫奴婢送來,阿哥若是用著不順手只管賞人便是。
這送見面禮不過是走個流程,之前三福晉也給大家送了荷包和點心。
雖然三爺和四爺已經大婚,但遲遲沒有建府出宮,想來康熙也不想叫他們做個光頭阿哥出宮建府,但一直沒有想好如何封爵,是而仍在斟酌當中。
托康熙還在猶豫的福,殷陶在阿哥所也遇上過兩位嫂嫂幾次。
四福晉是不茍言笑的那一種類型,為人比較嚴肅,同四哥風格有些相像,即便進了阿哥所依然沒有蓋過四爺寵妾李格格的風頭。
而三福晉則是小巧精致,幼年曾跟著母親在江南舅家居住過一段時間,吟詩作畫也很有一手,十分投了三爺的脾氣,剛剛成婚便懷上了孩子,完全蓋過了田格格的風頭。
五爺只比四爺小了兩歲,按理說來,三爺和四爺成婚之后,下一個就應該輪到他了。
但康熙就好像忘記了這事情一樣,只顧著給太子相看福晉,卻從未提過五爺成親一事,五爺的婚事就這么被擱置了下來。
這日又逢休假,殷陶過來寧壽宮請安,正好宜妃也帶著五爺過來陪太后說話,太后便留了殷陶一并在景福宮吃果子。
相比其他幾個阿哥而言,五阿哥胤祺算是童年過得最舒坦的一個,當年康熙將五爺交予了太后撫養。太后并不得順治皇帝寵幸,一生無子,這也是太后真正意義上撫養的第一個孩子。
為著照顧太后情緒,五爺一直在太后膝下養到九歲,在去上書房之前幾乎沒有學過漢文,基本上可以說是被養廢了,和大位無緣。
同樣都是被送出去養的孩子,看看被孝懿皇后養的四阿哥,再看看只比他小兩歲的五阿哥,宜妃心里對太后肯定是怨的。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既然五爺已經都這樣了,宜妃也不要求這個兒子去爭那金鑾殿上的位子,只能想辦法日后多補補,起碼過得不要太差勁。
宜妃今日跟太后聊天的主要內容還是擔心五爺的婚事,話語當中也委婉表達了皇上只看重三爺四爺,對五爺不上心之事。
太后捧著奶茶小口喝著,避重就輕道“老五身邊不是已經有了兩個格格了我聽德妃說個個都生得好顏色呢,還怕這幾年抱不上孫子不成”
不提這兩個格格還好,太后一提起這兩個格格宜妃心中便有氣,轉而對著他們幾個吐槽起了五爺的兩個格格。
“老五屋里那兩個丫頭生得倒是不錯,但不過是小門小戶的出身,跟高門大戶人家生的姑娘自然是沒的比的。我什么都不求,只盼著萬歲早早給我們老五指門親事,最好是厲害些的媳婦,也好教著夫婿上進些。”
宜妃這是嫌棄兩個格格不能督促五阿哥上進呢。蘇麻喇姑知道宜妃的心事,卻不說穿,只是笑呵呵地隨著太后打太極道“依老奴看,這兩個格格都溫柔小意又體貼,同五爺也合得來,宜妃娘娘當真好福氣呢。”
這兩位老人家都是打太極的好手。
殷陶不動聲色地低頭用了口茶水。
在這個時代當中,夫婿就是他們的天,格格們又哪里敢對皇阿哥說教呢又不是人人都是寶姐姐,督著寶玉上進。
不過話說回來,五哥的不上進程度跟寶玉也有的一拼,當年婚前的寶玉都煩了寶姐姐,婚后的格格們更不敢試探五爺的底線了。
說起來,宜妃著實有些求全責備了。
作者有話要說祝所有追文的小天使們闔家團圓,雙節快樂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