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這話又正中了八爺的心事。
想到自己得以越過眾位兄弟留下來輔佐太子,八爺心中不免又大大地得意了一下。
不得不說,十二說起話來就是叫人舒坦,難怪阿哥所里幾乎每個阿哥都喜歡他,就連一向看不慣他的老九也說不出他什么歪話來。
讓殷陶想不到的是,就在臨行的前一天,太子又尋了他去,給了他兩套騎裝。
“內務府給的料子,這一季要做六套騎裝,這次皇阿瑪出門依然要我留京,我也不好出城跑馬,這騎裝做了來放著過了季又沒法兒穿了,我便叫內務府按著你的尺寸趕了兩套,也好帶出去穿一穿。”
作為一個經典款白襯衫能穿個兩三年的現代人,殷陶對于太子這句“過了季就沒法子穿”的話,實在有些接受無能。
太子邊說邊叫人把那騎裝取了過來,殷陶一看那騎裝眼睛不自覺地就發亮了。
太子份例里的衣服的確是好啊,雖然都是樣式相似的騎裝,但不管用料、做工還是細節裝飾都是一等一的,跟他平日里穿得騎裝很有些不一樣。
殷陶突然有些不大敢接了“殿下,這衣裳應該不違制吧”
太子溫和地笑了笑“不礙事的,前幾年時候,春里我也做了好幾套騎裝,可那年皇阿瑪定的卻是南巡,我也是坐船去的,騎裝都沒用上。其中有兩件沒過身的,后來都給了你三哥和四哥帶去塞上。”
既然兩個兄長也穿過太子給的衣裳,那大抵是無礙的,殷陶謝過太子后便叫蕭玉接了下來。
太子看殷陶接的痛快不扭捏,心里也高興“你是第一次出門,等到了外頭,你要多注意皇阿瑪臉色,別老顧著自己貪玩,惹得皇阿瑪不悅。再者,到了外頭多聽多看,尤其塞上時候,別跟著老九幾個瞎胡鬧。”
雖然殷陶生日小了一些,但在按著官方虛歲算法來算,他年紀已經十四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古代的確能當成人看了,當年康熙也是在這個年紀就大婚有皇后了。
太子也考慮到殷陶年紀到了,特地提醒他關于站隊的問題。
現在康熙親封的太子在位,想要撼動他的就是別有異心之人,太子叫他遠離直郡王和八哥的勢力是對的。
殷陶一一應了下來。
未啟程前,殷陶一直心心念念盼著出門,但等真正到了啟程那天,騎馬跟著大部隊出城往北之時,卻發現這一路比自己原本以為的更要艱辛一些。
騎了一天的馬后,殷陶不由又開始懷念起現代高鐵技術起來。
天漸漸地暗了,終于,大部隊也停了下來,準備就地休息,安營扎寨。
殷陶和十三一向結伴,九爺也同十爺站在一起。
扎完帳篷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準備用膳,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個像樣的操作間同樣也會大打折扣。
康熙出門并沒有帶上御膳房全班人馬,東西六宮內的小廚房人手更是沒有跟著出來,如此一來,對膳食的需求大大高于了供給,有好東西也只能先供著康熙那邊。
殷陶和十三的飯菜也是等到許久才送過來,只有簡單的肉湯,饃饃、熏肉和一小碟醬菜。
殷陶和十三正打算用膳之際,外頭有個小太監捧著食盒過來,說是蘇麻喇姑給十二阿哥送來的。
康熙對兒子們一向提倡的是挫折教育,類似“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那種,光看這凌晨三點的上書房開課時間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