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跟著太后在前頭,待遇比殷陶他們好得多,送來的飯盒里不光有蓮子百合粥,還有糕餅和點心。
殷陶肚子里都空了,十三也餓了,兩人干掉了兩盤子點心,又把一罐子粥都喝盡了,就連味道略敷衍的熏肉和醬菜也用了個七七八八。
就這么趕了幾天路后,終于在這日的黃昏之前抵達了盛京行宮,也是被后世稱為“沈陽故宮”的地方。
康熙這次出門,除了打算來盛京拜謁祖先陵墓外,就是要去塞北會見蒙古各部族。
此番來到盛京行宮,自然是要停留幾日整理一下再趕路。
這是殷陶穿越后第一次出遠門,且盛京行宮不比紫禁城,并沒有那么多要求和規矩,殷陶私心想要出去逛逛,領略一下幾百年前的風土人情。
可他和十三都是第一次出來,對于出門在外的章程說是一抹黑也不為過。
四爺和太子都不在,但好在五爺在。
五爺也是跟著康熙出過幾次門的,知道的事情可比殷陶和十三都要多多了。面對著特地過來尋他的殷陶,五爺十分熱情而有耐心地給殷陶做了講解。
“今天是咱們到行宮的第一天,按例,晚上是要陪皇阿瑪一起用宴的。明兒上午咱們要陪皇阿瑪去謁陵,后日的話,皇阿瑪要接見地方官員。等到后日一早,若是皇阿瑪沒什么旁的吩咐的話,大抵便能去城里玩一玩了。”
按著規矩,來到行宮的第一餐是要跟康熙一起用宴,可殷陶等人在準備好宴席上等了許久,康熙一直都沒有來。
但這不妨礙殷陶的好心情,皇帝過來一趟并不容易,這邊行宮大師傅幾乎是使盡了渾身解數,菜色均是上佳,跟前幾天風餐露宿相比,簡直不要吃得太好。
沒有了康熙在,用起飯菜更是自在些,就連羹湯也嘗著更是香甜了幾分。
殷陶只覺十分滿足。
殷陶在昨晚用宴時候并未遇上康熙,卻在第二天清晨時候便見上皇帝本人。
這幾日早睡早起慣了,生物鐘一時難以調整。殷陶這日起了個大早,去探望蘇麻喇姑的同時順便給太后請安。
殷陶出門時正巧遇上了十三,兩人便結伴過來太后這里。
此時的天還沒亮,但太后殿內已是燈火通明,想來太后也是一大早起來預備著接待過來請安的小輩們。
說起來,太后都這個年紀了,趕路過后還要這般早起也著實不易。
殷陶和十三走進正殿,發現隨駕出門的幾位嬪妃都已經在。
太后怕吵,也不愿意插手康熙后宮中事,之前在宮里頭時候,嬪妃們一般都是不去給太后請安的。
這事也很好理解,嬪妃們去給太后請安是為了示好,也是為了讓太后舒心,若是過去請安反而打擾太后,叫太后覺得不舒服,那么這請安自然就不如不請了。
但這畢竟過來盛京行宮的第一天,按著規矩,嬪妃們是必須要過來太后這邊報到的,同樣,幾個皇子也是一樣的想法。
這次康熙帶出來的幾位嬪妃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一宮主位,像惠妃、宜妃、德妃等人都是皇子生母,倒也沒什么可避諱的,太后便沒有叫人把屏風搬來,于是皇子嬪妃便滿滿當當擠了一屋。
殷陶過來太后這邊不久,康熙便到了。
康熙坐了下來,詢問了太后身體情況和吃住是否順心。得知太后這一路上睡得不好,還特地看了太醫寫的脈案和開的安神方子,并吩咐魏珠去開庫房,將太后的一應熏香被褥都換成太后慣用的,行宮上下萬不可絲毫怠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