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這是在太后面前盡孝心,臺下坐著這么多人,總不能叫他一個人表演。
康熙話音剛落,周圍就響起了一片或高或低的贊揚之聲。
康熙被嬪妃們捧得心里舒坦,再看了看已經長成的一眾皇子們,心里更是高興了幾分。
老大胤褆器宇軒昂,騎射俱佳,不失草原巴圖魯風范;太子、老四、老八留在京中將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為他分憂不少。
老五、老七雖說平庸了些,但勝在聽話;老九和老十雖然不大靠譜兒,但好歹也沒惹出什么大麻煩來。
十四幾個年紀小,看不出品性,但應該也和十二、十三一樣,都是心地純良的好孩子
想到這里,康熙突然想起了十一那孩子。
十一從小身子骨不好,作為一個阿瑪,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健健康康長大,是而他從來不敢給十一太大的壓力,也很少查問他的功課,更多的是向太醫詢問他的身體狀況。
可十一那孩子卻又是個要強的,即便身子不好,讀書寫字卻絲毫不落人后,甚至比十二和十三更要強上一些。
想起之前十一在得知此次不能隨行時候失落的神情康熙抬眼往皇子那里看去,最終將目光定格在了殷陶身上。
緊接著,殷陶便收到了來自康熙的點名“十二阿哥。”
殷陶聽了這話立時站了起來,恭敬應著“是。”
“朕記著,十一前幾日身子不好,太醫說是有些思慮過甚,有幾天沒去上書房念書了。如今怎樣,可好些了么”
面對著康熙如此詢問,殷陶感覺頭都大了。
十一身體并沒有什么問題,那幾日不去上書房念書主要還是心病。康熙對十一哥的身子素來是上心的,想必也已經看過了十一的脈案,知道十一這“病”在心不在身。
不光康熙知道這事原委,在坐的一眾兄弟們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
不叫十一跟著出行的決定是康熙和宜妃定下的,如果他回答十一心情不好心存怨懟,那是絕對不行的。
但如果他說十一心情好,吃好喝好走路帶風,同常人無異,那就是在撒謊,也是在欺君。
眼下這么多人看著,有十一的親哥五爺、九爺,有十一的親額娘宜妃郭絡羅氏,上頭還有太后一直擔心地注視著自己,要是他這會兒說話不當把康熙惹惱了,再給十一造成不好的影響,以后還要不要跟這些人好好相處了
這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了,其實他在出行前就預料到最近可能要跟康熙接觸不少,是而早早復習了功課預備查問,就連今天清晨起床也沒有放松功課,保準康熙不管是文試還是武試都能輕松應對,不至于在眾人面前丟丑。
可沒想到康熙出的是生活問題
他平常可沒招康熙什么,為何皇上要在這種情況下如此坑他呢就算是問十一的親哥五爺也比問他強啊
方才還有說有笑的大殿突然之間安靜極了,宜妃抓著手帕的右手都緊張得暴起青筋來,五爺也仿佛座位上有釘子一般坐不住了。
全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殷陶身上,只等著看他如何作答。,,,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