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爺一出手,便順利地解決了這件事情,果然未來的雍正帝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如此他和額娘都能心安了。
四爺大信封的里面,還套了一個小的信封。
殷陶打開來看,竟然是已經出嫁的四姐姐和碩恪靖公主寄到京中給他的,四爺收到信后又給轉寄了過來。
殷陶打開了那封信。
信上,恪靖公主問了他安好,寫了喀爾喀的草原風光和她嫁過去后發生的一些小趣事。
除此之外,她還在信中寫到,殷陶給她買的大阿福娃娃甚好,不管樣式還是可以顏色都是上佳,帶過來這邊后,幾位蒙古福晉和格格也都喜歡。
她也曾吩咐下人去城里買過,奈何他們眼光比起十二弟來,實在差得太遠。
除此之外,十二弟購置的禮物每一件她都喜歡,如果十二弟有條件出宮,希望他能再幫買一些能看得上眼的小玩意兒。等隨著皇阿瑪來塞上時候,請他再幫忙給帶過來,她也為十二弟準備了謝禮云云。
四公主寫信風格跟四爺有點類似,也是那種偏日常風的描寫方式。
尤其是信中提到的幾件生活小事,殷陶看了之后感覺就像是身臨其境一樣,十分兼具藝術性與可讀性。
太后是蒙古人,雖然身在京城,但也時時思念故土。殷陶覺著,太后應該會對四公主寫的這些日常小事感興趣。
想到這里,陶便拿著信起身出門,帶去了太后住處,給太后講一講四姐姐在蒙古的生活。
殷陶過去太后那邊之時,正好碰上了在正殿陪太后說話的康熙。
康熙見到殷陶便問道“怎么這個點過來了可是有什么事情嗎”
殷陶道“沒什么事,就是四姐姐寄信過來了,四姐姐的信詳實有趣,感覺皇祖母會喜歡聽,所以打算給她念念。”
康熙驚訝了一下。
恪靖和十二幾乎是井水不犯河水沒什么交集,為什么會給他寫信
說起來,四公主還沒給他這個當阿瑪的寫信呢。
康熙這么想著便也問了出來。
殷陶道“當初去盛京的時候,出門逛街,給四姐姐買了幾樣禮物,四姐姐用著好,所以叫我再買一點兒送過去。”
康熙贊許地看了殷陶一眼。
這孩子實在不錯。
那應該是他第一次出門吧,就知道給姐姐買禮物,買的還是姐姐十分喜歡的禮物,否則恪靖也不會嫁到蒙古去后再找殷陶來買。
要知道,送禮投其所好本來也是一門藝術。
再則,十二看到信上內容,知道太后思鄉心切,便想著拿過來給太后念來聽聽,說明是真的孝順,不只是形式上的那種,是心眼里希望太后高興。
康熙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孩子。
他其實原來是喜歡有用的孩子多一些,比如老四能幫著他和太子處理不少政事,比如老大和老八有心氣兒,有手段,能夠幫襯著他制衡太子,再比如十三已經長大,也有一顆向上的心,能幫著太子分擔一些事情。
康熙對殷陶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出單純的喜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