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于這些東西并不專業,來到古代學得醫學知識也大都是中醫,但在某些方向上可能比那些西方傳教士懂得更多一些,比如治療某種疾病的藥物應該在那種植物當中制作提煉,比如一些簡單的手術理論和消毒知識等等。
且具有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性。
如果能夠推廣西藥,開工廠量產配方西藥,是件造福百姓的大事。
殷陶希望自己可以給西藥事業發展助一臂之力。
殷陶道“方才皇阿瑪說置辦實驗室研制西藥之時,兒臣聽著很感興趣,若是皇阿瑪用得著我,盡管差遣便是。”
康熙愣了一下。
自古以來,不管民間還是貴族,信奉的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連老三都知道以文養志,用寫書和詩歌的方式確立在讀書人當中的超然地位。
滿人大都不愿意做大夫這一類伺候人的事情,沒想到十二卻主動承擔此事。
康熙見殷陶眼里綻放著不一樣的光芒,似乎有些興奮和期許在里頭。
康熙心頭一暖。
這個孩子,一定是為著阿瑪的身體著想,才想要去幫著做這些事情。
說起來,十二這孩子最是孝順,這點也跟他一樣。不論對先帝還是太皇太后以及當今的太后,他都是極為孝敬的。
康熙感動地拍了拍殷陶的肩膀“好孩子,你的心意朕都知道,想怎么做就去做吧。”
孩子非要對他盡孝,他總不能攔著孩子想法不是
殷陶當即應了下來。
但在回阿哥所的途中,殷陶總感覺康熙的情緒有些不對。
父親是君王就是這一點不好,什么都不敢直接去問,只能靠猜,往往猜測的想法與真實答案大相徑庭。
三爺是讀書人,最好“紅袖添香”一類事情,榮妃了解兒子心理,更兼這次大選,惠妃等人都是打算要挑人的,榮妃便先下手為強,給三爺挑了兩個格格出來。
一個是滿洲正黃旗的馬佳氏,算起來是榮妃父親堂哥家里的侄女兒,榮妃此舉也是想給馬佳氏一脈帶來一些榮耀。
另一個是漢軍旗的美人兒杜氏,其父在翰林院供職,雖然杜大人只是一個七品小吏,但這姑娘畢竟出身詩禮世家,詩詞書畫都是信手拈來,應該會得三爺的喜歡。
這兩人旁的不說,容色都是一等一的,榮妃給三爺形容過后,三爺表示也十分滿意。
這件事就這么定了下來。
這日,康熙過來承乾宮用膳,而佟貴妃主持這屆大選,也很自然的說起了選秀中事。
“這屆秀女看著倒是比往屆生得更是好些,也有不少詩禮世家當中出來的孩子,不管是給皇上充實后宮,還是給阿哥、宗親們指人都是極好的。”
康熙點了點頭,對著佟佳氏肯定道“這次選秀你辦得不錯,昨兒去寧壽宮中時,太后提起來也是夸的。”
太后那一支的秀女,佟佳氏私心多留了幾個。太后也明白她這是賣了個人情,便在康熙面前美言了幾句,也算是投桃報李。
康熙又問起了各宮主位挑人的情況,佟貴妃道“德妃的意思是想給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挑幾個人,四貝勒府上不缺人,孩子也有了幾個,此次便沒想著要再挑人。宜妃近來還是有些夜不安枕,白日里偶爾頭疼得厲害,這幾日甚少出翊坤宮,便也沒說要給五貝勒和九阿哥挑什么人,但臣妾估計,九阿哥房里多半還是要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