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選秀,世家大族的姑娘入選雖說不少,不過大都是庶女或者旁支。石佳氏也知道,這屆秀女里頭,能比得上自己女兒身份的姑娘真的不多。
方才宴席之上,馬齊也委婉地跟家里透露,皇上曾經暗示過他,這次會有一個女兒入選成為皇子福晉,但能入選的也只能是一個女兒。
石佳氏想了想,對周嬤嬤道“五姑娘自幼便好,不管是家里親戚還是外頭官太太們,見了沒一個不夸的,就連老爺也說,咱們五姑娘是個有造化的。”
五姑娘正是府中嫡長女富察若華,石佳氏生養富察若華之前,府中已有四個庶女存在。
周嬤嬤低著頭賠笑道“太太說得極是。”
但實際上覺得石佳氏實在有些偏心太過。
她跟了太太很多年,論起來感情也不淺了,石佳氏的大多事情她都能認同,唯有這件事不同。
石佳氏嫁給馬齊后,前幾年一直沒有生養,等到進了門后的第八個年頭才懷了大姑娘富察若華,生出來之后自是養得如珍似寶。
而此時府上妾侍已經生養了不少小爺,石佳氏就盼著再一胎能有個兒子,結果一年后又懷上了,不管是有經驗的穩婆還是長輩,都說石佳氏這一胎懷得是個兒子,可生下來的卻又是個女兒。
石佳氏失望至極,心態上有些崩了,再加上生產受了罪,產后有些郁郁,竟一時見不得這個女兒。
富察舒怡生下來便被抱到老太太烏雅氏房中養著,直到舒怡七歲那年,老太太病故后,富察舒怡才又被馬齊接回到了府中。
此后馬佳氏更是擺出了明晃晃的偏心架勢,一心只為五姑娘籌謀,什么好的貴的都先供著五姑娘,更是生生為五姑娘打造起了擅理家、懂機變、賢良孝順的好名聲。
馬佳氏對六姑娘富察舒怡有心結,對她甚至還不比幾個素日里在跟前的庶女熱絡,舒怡雖然在物質上享受了嫡女應有的待遇,但這幾年在府中依然過得憋屈。
雖然同舒怡接觸不多,但相比于事事爭強,鋒芒外露的五姑娘,周嬤嬤卻更是喜歡溫文嫻靜的六姑娘。
六姑娘說起話來溫溫柔柔,行事也頗有章法,哪怕只在那里閑閑一站,也叫人覺得舒心愉悅,接觸起來如沐春風。
主子想要抬舉哪位姑娘可不是她一個奴才可以置喙的。
周嬤嬤心中輕輕嘆了口氣出來。
這人啊,就是個命。六姑娘是好,可父親忙于正事顧她不上,又沒有母親替她籌謀,這次被選為皇子福晉的榮耀,多半還是要落在五姑娘身上了。
富察府東南地理位置最好的一處小院里,幾個丫頭行動匆匆,忙得腳打后腦勺,臉上卻掛著憧憬和興奮的笑容。
五姑娘富察若華被留了牌子,方才陪她去參加家宴的薈茹姐姐也說了,咱們家里多半有個姑娘要選為皇子妃了,且只有一個姑娘能中選。
五姑娘不論名聲還是才能,比起六姑娘可是強了太多。在親戚和交好的達官貴人當中,五姑娘一向都是眾星捧月的所在,而六姑娘不過是個平平無奇的女孩兒,從來極少在人前表現什么,只不過身份比旁的姑娘略高一些而已。
幾個婢女心中都暗自歡喜,等到姑娘嫁入皇家后,她們這些奴籍的婢女也可以跟著姑娘嫁進去,跟包衣出身的宮女們平起平坐。
果然只有跟對了主子,這輩子才能一生順當。
姑娘在宮里也累了這不少的時日,是該沐浴梳洗,好生歇息。
薈茹正在伺候富察若華梳洗之時,聽到小丫頭來報,說是外頭二姑娘身邊的紫硯來了,說是有事求見姑娘。
薈茹用詢問的眼光看了富察若華一眼,若華會意,對著薈茹輕輕點了點頭。
方才在六姑娘院子里,富察舒怡說是自己原本帶在手上的一串珊瑚手釧不見了。
原不是什么多貴重的東西,但這是當初祖母贈給她的東西,她這幾年來一直帶著,丟了心里頭過意不去,便叫紫硯過來問一問姐姐,是不是裝行李的時候拿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