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皇上太后是怎么選的,竟然這般沒有眼光,看不出她比舒怡不論才情還是能力都好上十倍有余,親戚朋友間回回提起她來都是不住夸贊。
更讓富察若華不能接受的是,舒怡嫁了十二阿哥后身份便不同了,她以后見了這個妹妹還要行跪拜大禮。
不論府里還是府外,從小到大都是她壓著舒怡一頭,不過一道圣旨的功夫,兩人的身份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舒怡嫁給了十二阿哥,而自己最可能的歸宿便是隨便被指給哪個宗室,身份上的鴻溝是再也逾越不了的了。
富察舒怡作為今日富察府的主角,身份在宣旨的那一刻便與往日不同。
此時的她已經被父親親自請到了上首坐下,母親身邊最得力的嬤嬤周氏給她奉上茶來。
從前父母和嫡姐都在的場合,舒怡大多數時候都是小透明,母親連一個關切的目光都不愿意分給她。
如今不過一道圣旨的功夫,富察六姑娘便成了府里身份最高的主子,連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父親也要捧著她這個未來的十二福晉。
舒怡只覺得整個世界都有些不真實。
舒怡自幼便知道,自己上頭有一個事事都壓了自己一頭的姐姐。
從小到大什么好事都是若華的,太好的東西自己總是不能得到。
原以為這次指婚也一樣,卻不想命運對自己依然有所垂憐。
魏珠走了不久,又有寧壽宮大總管路泰過來傳旨,說是太后請六姑娘明兒去寧壽宮賞花。
送走路泰過后,馬齊更加很高興起來。
皇上一向尊敬太后,且十二阿哥是在太后宮里長大的,整個寧壽宮都跟十二阿哥關系親近。
太后特地來宣舒怡去寧壽宮賞花,這也是難得的榮耀。
馬齊對著姑娘歡喜道“太后宣你賞花也是難得的臉面,舒兒只要得了太后喜歡,嫁給十二爺以后立足便不是難事。”
舒怡人前人后素來穩重,行事不驕不躁,遇到什么棘手事情也只管靜下心來,沉著應對。
今日面對太后的邀請,卻突然生出了幾分緊張之感。
舒怡心里最擔心的事,還是自己不能得到太后和十二爺的喜歡。
毓慶宮。
手談兩局過后,太子叫人撤了棋盤,擺了香瓜和茶水出來招待殷陶。
河南總督進貢的極品毛尖香氣撲鼻,茶湯清冽,太子用完一盞后才想起今天叫十二弟過來的主要目的。
“聽說皇阿瑪給十二弟擇了門好親事,恭喜恭喜。”太子對著殷陶笑笑,“毓慶宮去江南采買賀禮的人已經出發,年底就能回來。”
聽了太子這話,殷陶覺得頗是有些不好意思。
之前太子成婚之時,兩人關系還比較一般,殷陶又覺得太子身邊送禮物的人太多了,也顯不出他來;且那時是小阿哥,身上根本沒什么錢,故而也沒給太子精心準備禮物。
太子也看出來了殷陶的不好意思,便出言安慰道“十二弟回回出去都記掛著孤和幾個孩子,每每出門都會帶禮物回來。上次隨皇阿瑪南巡之時,十二弟送來的經書我就看著十分不錯,讀著很是透氣兒。”
只是再好的經書也不能讓他消除內心的執念,白瞎了十二弟的一番苦心。
殷陶對著太子道了謝后,兩人不免再次聊起了殷陶這樁婚事。
太子對這門婚事也同四爺一樣持肯定態度,道是馬齊這個人不錯,富察氏一族也是個好的。
但是沒有提及富察舒怡其人。
從兩位兄長對這門婚事的看法中,殷陶覺察出了古代女子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