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到兩位遠道而來的孫子瞇了瞇眼睛,有些擔心是皇帝請他兩個來接她回去的。
說實話,她在山上還沒住夠呢,好容易出來一趟,下次再過來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了。
她現在真的很是不想回去。
幸好老四也老五過來也不是為著接她回京,而是過來送年貨順便陪她老人家過年的。
太后聽老四和老五這么一說便高興了起來,寺里不沾葷腥,太后便叫廚師做了一桌子精致的素食來招待幾個孫兒。
四爺吃著山中清甜的小青菜很受啟發,囑咐殷陶開春后可以在后山種點小菜,并打算給殷陶一些技術性支持。
殷陶點頭應了下來。
反正他現在也閑著沒什么事情,種點小青菜自己拿來吃也是好的。
太后晚間睡得較早,兄弟三人便去了殷陶的房間開了素酒吃著小菜聊天。
三人聊著聊著便聊起了建府的事。
四爺將給十二弟蓋房子的很多細節規劃都給殷陶說了,對于未來雍正帝的審美,殷陶還是十分信賴的,一聽就是兼具了美觀性和實用性的想法,并且很是有逼格。
殷陶表示很是滿意。
五爺有些郁悶地坐在一旁吃炸花生米,其實他也想給十二弟蓋房子的,但奈何當初爭不過四哥,只落了個給十四蓋房子。
十四這孩子慣是人心不足的主兒,即便自己再是上心也不會落他個什么好話兒。
五爺過來五臺山之前,康熙曾經宣召他去乾清宮一趟,叫他留在五臺山頂替十二一段時間,等到十二回京待兩個月后再回來換他。
五爺估計老爺子也是想兒子了,畢竟好幾個月不見了,想叫十二回去給他看看。
對于陪太后在五臺山禮佛一事,五爺還是很向往的,自然很歡快地便將此事答應了下來。
過完上元節后,四爺和殷陶啟程,五爺則留在了五臺山。
殷陶是被康熙傳召回京的,回宮后的第一站自然先去了康熙那里報道。
殷陶不過幾個月沒見康熙,便發現康熙相較上次見面有些很不一樣,憔悴當中帶著深深的疲憊,似乎遇到了什么很是棘手的問題。
據四哥的那些信及前幾日和四哥五哥的聊天來推斷,殷陶覺得,令康熙這般進退為難之事大抵還是與太子有關。
太子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儲君,而今有了大半朝的文武官員支持,康熙對待太子的去留問題也是輕不得、重不得,但想要太子摒棄私心完全向著他這個皇帝也是不可能。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現任君主和下一代君主本身就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對立關系在里頭。
殷陶對康熙稟告了太后近況,又陪康熙聊了幾句山中趣事。
康熙雖然一直在上頭聽他說話,并未表現出什么不耐,但殷陶仍感感覺康熙似乎有些乏了,便很識相地起身告辭出來。
康熙的確累了,也沒再挽留殷陶什么,只是吩咐他回阿哥所好生歇著,又親口吩咐魏珠送十二阿哥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