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還給太子帶了幾卷佛經,打算從乾清宮出來后再去毓慶宮一趟。
誰想魏珠剛剛把殷陶送出乾清宮地界,就對著殷陶委婉提醒道“依著萬歲的意思,十二阿哥還是回阿哥所安生歇著為好。太子爺身體不適,毓慶宮已經閉門謝客一月有余了。”
殷陶愣了一下。
四爺過來五臺山之時還并未提及此事,此時也過了不過兩個月時間,毓慶宮便已經不見人了。
如今情況已經這樣嚴峻了么
殷陶定了定神,取下手上的玉扳指給了魏珠,算是答謝他及時提醒的情誼。
殷陶走后不久,康熙便歪在榻上打了個盹兒,到了黃昏時候睜開眼睛,梁九功迎上來報道,大學士馬齊在外求見。
康熙這才想起來,是他昨兒叫了馬齊過來商議將治河敕諭成書一事,便叫梁九功請他進來。
十二阿哥去了五臺山已將近五個月,依然不見被召回京中的消息。
馬齊心中也是惴惴。
即便理智上馬齊認為十二阿哥年紀小,身上連差事都沒有,不會觸怒皇上什么。
但人都道“關心則亂”,他在十二阿哥準岳父的位置上,也難免想得有些多,不知道是不是真如外界所言,十二阿哥犯了什么事,也不知道這門親事遲遲不結會不會有什么變故。
康熙方才剛剛接見了十二,如今看到馬齊后突然就想起了他家六姑娘和十二的婚事。
十二在外替自己盡孝,自己自然也要給他安定好后方。
馬齊行禮過后,康熙叫梁九功給他賜了座位后便夸起了十二。
“十二這孩子自幼就是極為孝順的,去年太后臥病之時,也是他時時隨侍左右。如今也只有他跟著太后去五臺山禮佛,朕在京中才能放心一些。”
馬齊捧場道“皇上和十二阿哥都是至誠至孝之人,臣等敬服。太后她老人家本就福澤深厚,又有您這般記掛著,想來老祖宗必當事事如意、福壽安康。”
康熙對著馬齊點了點頭“朕聽聞你家六姑娘素日里也是極孝順的,兩人日后結為連理,想來最是合得來的。六姑娘能有如此品性,也都是你這個做父親的教養得好。你在外為國盡忠,在家養德育賢,倒也是臣子當中典范了。”
馬齊忙跪下來替家中六姑娘謝恩。
既然舒怡被皇上夸贊了孝順,不管他家姑娘本人是否真的孝順,皇上說她孝順就等于給她貼上了一個永久性的標簽,除非再被皇上親手揭下來,否則誰都不能再說他家姑娘的不好。
馬齊這會子才感覺出,皇上對十二阿哥是極為上心的,故而就連沒過門的舒怡也受到了皇上的嘉獎和夸贊,所謂“夫榮妻貴”便是如此。
皇上這幾句話不光安定了他的心,對他家姑娘的品性做了肯定,同時也肯定了他這個人為朝廷、對家庭做出的貢獻。
馬齊那個激動啊,恨不能再為康熙鞍前馬后效力一百年。
殷陶出了乾清宮后,想著阿哥所也沒什么必要之事,便轉頭去了長春宮。
萬琉哈氏也得了兒子即將歸來的消息,如今已是小半年不見,幾乎日日在盼著,今日也算是終于把殷陶盼了回來。
殷陶剛剛到了長春宮,萬琉哈氏便著人上了殷陶素來愛用的茶點,還有一大盞新鮮的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