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這孩子能安心替兩位長輩守陵一年,經得住這份考驗,就給他封個郡王。
他倒是要,到時還誰敢說嘴
三日后,殷陶便到了新的任務,送蘇麻喇姑入東陵安奉殿與太皇太后合葬,并代康熙為兩位長輩祈福守陵。
此消息一出,原本看似平靜朝堂再度展開一波議論和猜想。
十二爺這些年一直賦閑在家,辦差、站隊也為皇上所用,小小年紀便過上同五爺七爺一般的養老生活。
十二爺這幾年在家過得好好,怎么突然就被皇上提溜出來扔去守陵了呢
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十二爺可能在某些方面犯了原則性的錯誤,被康熙所厭棄,才會貶他去安奉殿守陵。
否則一個風華正茂皇子,正是干事創業最好年紀,為何會被突然踢出京城
這里面一定大有章。
殷陶倒是沒被這主流觀點所洗腦,他既了解歷史上康熙,跟這個世界康熙相處這么多年,自覺能夠摸清老爺子脾氣。
殷陶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康熙對他態度絕非厭棄,甚至帶著一些憐憫,突然這般不按常理出牌,說不定什么其他安排在里頭,只是他今還懂其中深意。
安安已經虛歲四歲,舒怡又有身孕,今已經懷胎八個月,自然不能跟他過去。況且那邊氣氛相對嚴肅冷清,甚至還可能供給足,缺衣少食,殷陶自然舍得妻女跟著過去受苦。
殷陶對舒怡安慰道“你放心,我沒有做什么惹得皇阿瑪快的事情。幾個兄弟中,只有我是蘇姑姑一手帶大,我代他去給兩位長輩守陵最是合適。安安年紀還小,在家能學到更多東西,你今月份大,宜操勞太過,還是帶著安安在家安生養胎為宜。”
這些年相處下來,舒怡覺得殷陶是個極為通透之人,人看事都準得可怕,對朝局分析從來沒出過錯,相信這次也是一樣。
舒怡握住殷陶的手,柔聲道“我信你。你在外一個人小心,吃好穿暖,要生病,家里我在呢,會照顧好安安,你在外也必太過掛心府里。”
舒怡很快就被安撫住了,安安對于阿瑪即將出門很久能回家卻有些接受無能,臨到殷陶出門之,日日都要同阿瑪額娘待在一處,晚上也要宿在一個屋子。
殷陶無兒,只得給安安排照顧舒怡和即將到來的小朋友任務。
這份“差事”以后,安安終于不在日日黏著阿瑪,而是開始時時陪著額娘,和額娘待在一處,盡心盡責“照顧”起了舒怡。
安安過后,殷陶家里游樂場又進行擴建,同樣打出了名號,最近來玩小朋友實在不少。四爺、五爺、七爺、十爺和十三家的孩子都是常客,且對安安這個“幼兒園園長”女兒表現了極大的友好,什么好吃好用的都記得給她帶著,想來安安在家也會寂寞。
托康熙福,殷陶一直沒再添什么新人,府里就舒怡一個,也會什么人叫她為難,生出許多事端,利于她的安胎。
步兵統領衙門有便宜舅舅托合齊在,托合齊一直關注著他宅邸,他宅子在幾個兄弟中反而最為安全。
九爺生意越做越紅火,后來殷陶也投少股份進去,得到了更多分成,府上銀子用都用不
相比京中平和紛擾,殷陶府上幾乎可以用平靜安寧來形容,這也是他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來便想活成樣子。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府中也即將迎來新的生命。
一時短暫離開也沒關系,只要平平安安是最好的。
殷陶雖然可以以平常心對待起落沉浮,但那些還在支持著他“十二爺黨”顯然有些接受無能。
雖然這個黨派人數稀少,算下來鐵粉只有馬齊和托合齊兩個,但并不妨礙他兩個對于殷陶愛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