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胡同一處不大的宅院內,身形修長的白凈青年起了個大早,匆匆穿好衣裳連飯都來不及吃就要去衙門當差。
妻子魏氏看窗黑黢黢的天愣神道“現在也不過四更天罷相公今兒怎么走得般的早”
青年姓李,單名一個談字,家中算是詩禮世家,世代簪纓。
李談剛中進士時在翰林院供職了兩年,之后便被調任去了禮部,因為文采實在不錯的緣故,先后得了吏部尚書穆和倫和康熙的賞識。
禮部尚書穆和倫調任戶部尚書后,又將愛將李談調到了戶部。
今日李談起個大早去戶部當值,是因為戶部空降了一個重量級別的長官履郡王十阿哥。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李談作為一個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受儒家文化熏陶多年的讀書人,對于至誠至孝的十爺其人崇拜非常。
李談給妻子簡單解釋兩句后,揣著一根油炸檜油條和兩個水煮蛋出了門,在馬車上用完匆忙的早膳后,還不忘吃了兩塊桂花糖清新了一下口氣,以免在偶像面前顯得太過油膩。
雖然李談已經做好了要見十爺的充分準備,他本人只是一個五品郎中,只能和眾多同事一起,隨著禮部尚書穆和倫拜見了十爺,并沒得和十爺單獨說話的機會。
從那天開始,李談每天都渴望可以有一個單獨見到十爺的機會。
終于在大約過了五天之后,李談被戶部左侍郎安排寫了一份三月開支總結的匯報,在穆和倫看了覺得問題不大的情況下拿去給了殷陶。
李談從前在禮部供職之時,曾經參與過給眾位皇子草擬封號之事,當時他就覺得“海”個字溫柔大氣,很符合十爺的氣質。
如今見到自己的偶像十爺,李談莫名緊張得厲害,舌頭也有些打結“卑職卑職參見海郡王。”
殷陶
都說了不是海王了,人怎么還亂叫呢,是想引起他的注意嗎
古往今來,有關于財政的部門都是一個國家最繁忙、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清朝是如此。
殷陶讀本科時候,班內團支書畢業后便考了區財政部門,從上崗開始便忙成了狗。
殷陶也不例。
他只慶幸這個年代沒有手機,不用天天看微信群文件加班。
四爺從康熙四十年開始收債,康熙四十五年基本清理完了壞賬,康熙四十六年正式收尾和卸任了職務。
因四爺事情干得的確不錯,康熙感念四爺功勞給他提了爵位不說,還同時給馬齊升了官,改授保和殿大學士。
馬齊的性格很是中庸,在隨和,即便是作為領導也不喜歡為難下屬,在六部意外混得人緣不錯。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馬齊的好人緣同樣也給女婿殷陶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如今戶部近期需要處理的事情主要有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