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刑部剛剛辦下的案子,浙江布政使巨貪黃明被革職判絞監候,不光貪污的贓銀八萬兩全部上繳國庫,就連家產悉數查抄充公。
黃明被判得的確不冤,家產冊子厚厚一沓,好些東西叫殷陶和戶部尚書穆和倫都看住了,一應財物和銀錢經由戶部主理入庫,的確叫戶部忙了一陣兒。
緊接,寧夏中衛發生了地震,需要撥錢糧賑災。
再有就是眾位皇子如今只是口頭封誥,還尚未舉冊封禮,告知天地祖宗。事雖然是由禮部主理,還是要戶部配合花錢,要抽出專人專班準備件事情。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殷陶回到家中。
舒怡看疲憊不堪的丈夫,很是有些心疼。
看來封了郡王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明明有了爵位有了差事,可看丈夫的狀態竟不比從前逍遙自在。
十爺是個那么博愛的人,平日里最是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只要他留在京中,照顧安安和弘晏的事情都是他個阿瑪親力親為,就連其他皇子家中的孩子都喜歡自家爺,都恨不能時時住在自家府上。
反正和她們爺一起做生意的九爺這幾年賺了大錢,府里不缺吃不缺穿,么下去也挺好。
誰承想她們爺冷不丁地就被皇上拉出來上進了,搞的日日如此辛勞,實在是太可憐了。
殷陶到底是和舒怡生活了七八年的人,很輕易便看出了舒怡在想些什么。
他有些無奈地輕輕拍了拍舒怡的肩膀,表示自己幾日雖然勞累過得很好,不必過分擔心什么。
不過話說回來,年頭旗人都是不得出京和從事商貿為主業的,不想上進為皇上和主子所用便只能在家待,再沒有其他什么發展和前途。
舒怡應該自幼接收的是這樣的教育,生而為滿人,就該勤奮上進,不能混成紈绔子弟,只等在家里吃老本兒。
馬齊一看就是一個奮發上進之人,想來也給舒怡灌輸了不少相應理論,可為什么舒怡不過嫁了自己幾年,便有了樣完全相反的想法
殷陶嚴重懷疑自己把妻子給帶偏了。
殷陶原本想著跟安安和弘晏一起用個晚膳,雖然日程忙碌仍舊不能放棄和孩子們培養感情。
誰知舒怡卻道,兩個孩子還在室內游樂場撲騰,因為四爺家的格格和兩個弟弟、五爺家的弘晊和幾個姊妹都過來了,一堆人正在那里玩得飛起,估計晚上安安和弘晏還要招待小伙伴們,就不過來陪著他兩個用膳了。
安安不過只有小學一年級大小,弘晏比起安安還要小了三歲半,兩人卻已經有了社交圈子,拋棄了老父親和老母親。
殷陶略有心酸,只得拉舒怡坐下來,吃起了他特意點的酸菜豬肉餃子。
說起孩子們的事,殷陶不由想起了十三家的幾個孩子。
雖然十三已經落下去了,是他的長子弘昌卻仍舊被康熙獲準去宮里學習,想來康熙對孩子還是一視同仁的。
十三府中的氛圍的確不好,就連下人們都削減了大半。
如今弘昌的教育不必再管,殷陶便關心起了十三府上余下的幾個格格和阿哥的成長。
殷陶一直很是重視家中孩子們的教育,尤其是安安,已經到了該念書的年紀,此時送出去上學總是叫人有些不放心,殷陶便專門請了女先生來府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