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先拋出一條對堅決不同意的要求,再稍稍向后退讓幾步,反而容易叫對接受自己的條件。
就像魯迅話說的一樣“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如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太子若是生在現代也是個談判專家,在古代身為天家太子卻落得如此境地,的確也是可惜了。
是太子提出,再請他去幫著說服康熙之事,殷陶覺得有些頭疼。
康熙想請他過來說服太子,太子卻想把說服康熙的希望寄托到他的身。
這父子個完全可以自己對話,卻偏要他這個中間人來回傳話兒,一著不慎很容易弄得邊不是人。
毓慶宮中康熙的線不少,這個話題顯然不好
再繼續下去,人聊著聊著又聊起了殷陶要辦螃蟹宴的事,卻沒想到太子竟然也有興趣。
畢竟太子在宮里悶了這多年,除了在大年節時候很少能跟兄弟們接觸,也從未參加過這種私人宴會,日后是福是禍還不一定,能借著這個由頭出宮去,太子是愿意的。
講了半輩子規矩了,如今既然想要放飛自我,自然要任性一些了。
雖然這個要求在從前也是不合規矩的,現在對于康熙來說,除了要落發出家之外,他的事情都不是事兒,太子請人去乾清宮遞了申請,不到一個時辰便得了一個“可”字的回復。
既然連康熙都知道了他要辦螃蟹宴的事情,太子也要過來,這場宴會自然要大辦。
殷陶已經用了膳,回家以后便再一次用極大的工作熱情投入到了給幾個兄弟寫請柬當中。
既然太子要來的話,三哥邊的帖子就不用太費工夫下了,畢竟他要維持“我和太子天下第一好”人設,不管帖子里寫成什樣子都會過來的。
八爺和十四邊,如太子不來參加,是可邀請可不邀請,是既然太子都來了,不邀請他們過來就不是回事兒。
五哥邊照例還是第一個要送帖子的。
如殷陶料,五爺收了帖子后,忍了忍,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十二弟都給誰遞了帖子”
殷陶道“昨兒在毓慶宮時候說起此事,太子說要過了看看,除了太子之外就是五哥了,他幾位兄長還要過會兒再送去。”
五爺瞬間興了起來。
太子是太子,從娘胎里就跟他們不一樣,他自是不能比的。
如今除了太子就是他了,十二弟有這個心,然還是最向著他的。
接下來給三爺七爺等人送帖子都很順利,八爺不在家,殷陶就直接將帖子給了門房,又去了十四里。
十四收到帖子后,臉表情是老大的不興。
殷陶也沒有管十四在想些什,畢竟在他印象里,十四大多數時間都是不興的,也懶得去深究了。
直到殷陶離開后,十四才黑著臉又看了一遍帖子放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