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此言一出,五爺反而沉默了下來。
殷陶見五哥雙手捧著茶盞,低著腦袋垂著雙眸,突然就靦腆了起來,活像個手足無措的小媳婦。
殷陶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這是對自己多沒有信心啊
殷陶拍了拍五爺的肩膀,對著他鼓勵道:“從前我托五哥打聽的事情從來沒有出岔子,每次我有什么事情要查,從來都是第一個想起五哥。還有之前五姐姐的婚事,若不是五哥力挽狂瀾,恐怕五姐姐也不會有如今這般好的日子這些都是五哥的過人之處。”
所以五哥你就莫要信心不足了,起碼在探尋事情真相方面,整個皇家里頭,你要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五爺被殷陶這番話徹底感動到了,他從來都不知道,原來自己在十二弟心中形象竟然如此偉岸。
不過
五爺一想到還要去四哥那邊討差事就有些心里頭沒底:“十二弟你覺得我合適,不知道皇上會不會覺得我也合適。”
殷陶對著五爺笑了笑:“會的。”
新帝登基,朝中各個部門都需要有個定海神針,刑部是得罪人不好干的部門,四哥會想找一個和朝局牽扯少、沒有私心的且身份夠得上的人壓陣,而五哥正好符合這所有的條件。
殷陶對著五爺建議道:“不如五哥你上個折子看看說句不當說的,反正四哥已經是皇帝了,被皇帝拒絕的人山了海了去了,就算被拒絕了也不丟人。”
以前皇阿瑪在位的時候,五哥也沒少被拒絕和忽視。
“十二弟說得有理。”五爺聽得連連點頭:“我回去就寫。”
欽天監算好了日子后,四爺就在雍正元年年初正式登基為帝,這也標志著屬于雍正帝胤禛的時代正式來臨。
四爺上位后,兄弟們為了避諱都改了名字,殷陶玉牒上的名字也變成了允裪。
殷陶并不排斥這次的改名,前世的媽媽剛好就姓云,“云陶”聽起來也是蠻好聽的。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封誥。
上一輩里,先帝德妃烏雅氏成了當之無愧的太后,貴妃佟佳氏晉皇考皇貴太妃,定妃萬琉哈氏晉皇考定貴太妃,和妃瓜爾佳
氏晉皇考和貴太妃,幾個和四爺交好的小阿哥的母妃由嬪位晉位妃位,其他惠妃等都是原地升格,保持太妃不變。
一眾兄弟當中,先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慧真法師封理親王,七爺、八爺和十三晉位成了親王,其他暫時沒有變動。
四爺原來跟殷陶承諾說要把安安封為固倫公主,但是依著清朝制度規定,只有皇后親生的嫡公主才能理所當然獲得皇家固倫公主的封號,其他的公主想要破格獲得固倫公主封號需要有正當理由,比如嫁去蒙古多年的三爺的同胞姊妹榮憲公主,比如為蒙古地區發展和朝廷穩定做出突出貢獻的恪靖公主等。
按理說,安安流行沒有嫁去蒙古,屬于并未有功于朝廷之人,本身是不該和封為公主的。可四爺一片好意盛情難卻,殷陶不忍心拂了四爺好意也只得接受下來,但內里還是覺得封固倫公主是在太過招眼,就算是為著安安好,也不能弄得太過高調。
四爺明白殷陶一心為著女兒的心思,老爺子給小姑娘起名作“安安”,想來也不求她一生多少大富大貴,而是希望她能平安順遂。
四爺只好作罷,最終給了安安和碩端和公主的封號,又封了自己膝下二格格和十三等幾個兄弟家的女兒接進宮來,各家世子也都享貝子待遇多有封賞。
理親王只在康熙離世之時入宮去靈前磕了頭上了香,后來便一直在家為康熙誦經,沒有再踏入宮門一步。
畢竟他身份實在敏感,稍有偏差之處就會給朝中人以錯誤信號,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和后果,也只有他主動避讓一些,才能叫大家都好,也讓皇阿瑪走得放心,不必為他們的事情在天上繼續費心勞神。
并不是朝中所有皇子都有理親王這般明白通透。
廉王府前院書房內,九爺將滿滿一小匣銀票擱在八爺桌上。
“八哥剛剛封了親王,手上事情多,手下人又不少,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做弟弟的也幫不上你什么忙,八哥萬萬莫要跟我推辭客氣,只管收下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