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知道九爺是誠心過來送錢的,謝過他之后便拉著他坐了下來。
八爺剛剛獲封廉親王,雖然他對
于這個爵位表現得并沒有多少喜悅,但九爺還是要跟八哥道喜的。
不想八哥卻根本不認同這是一件喜事,認為皇上這并不是對他他好,而是虛情假意安撫人心,等朝局穩定之后再秋后算賬,早晚都是要搞事情的,他必須先下手為強,不能掉以輕心反而著了皇上的道兒。
九爺聽得一愣一愣的。
雖然覺得八哥說得有道理,但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
新君剛剛即位,正是用人的時候,若是八哥當真愿意服軟,像當初對先帝一樣對著四哥那般敬重,想來四哥也不會趕盡殺絕的。
他可比不得八哥那般“有骨氣”,八哥都封了親王還這般不滿意,要是四哥也能他一個親王,他當即服從四哥所有指令和決定,指哪兒打哪兒絕沒問題。
不管怎么說,四哥還是給足了八哥面子,讓他跟諸多輔政大臣一般待遇,先是被授為理藩院尚書,又讓他接管了工部的一應事務,說明四哥心里頭還是想用他的。
四哥給八哥封親王,八哥說是陰謀,如果四哥不給八哥封親王,估計八哥這會子早就鬧上了。
封了不滿意,不封更不滿意,這事也挺難辦的。
先帝在位的后幾年里,十爺成了朝廷和蒙古各部的“通訊員”,時常被先帝派遣去蒙古傳旨和送賞。
也因著十爺辦這些事情辦得比較不錯的緣故,先帝臨走前把他安在了理藩院,新帝上位后也一直沒動十爺的位置。
十爺最近依舊忙碌,且因為是新君上位,需要下發的旨意和賞賜只多不少,十爺剛過完年就帶著福晉去了蒙古,再不好和八爺等人串聯了。
實際上,在先帝在位的后幾年里,十爺便一直忙碌,很少與八爺九爺兩個小聚了。
八哥是因為從前針對四哥干了不少事情,如今總覺得四哥在處處針對自己,而老十相對來說不喜爭搶,也從不鋒芒外露,故而沒怎么得罪四哥,四哥上位之后依然過得不錯
想到這里,九爺突然有些郁悶,以前他也沒少嗆四哥,跟四哥當面對上的次數怕是比八哥還多,估計自己以后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正如殷陶所料,四爺得了
五爺請求去刑部發光發熱的折子后表示十分欣慰,頗有一種“吾家有弟終長成”的想法在里面,大筆一揮便給五爺回了個“可”字。
九爺從八爺府上出來,過來五爺這邊看看,正遇上五爺第一天從刑部衙門下班回來。
九爺剛剛被八爺洗腦過一陣兒,第一反應便是拉著五爺低聲問道“四哥這是又給你穿小鞋了”
“你想到哪里去了”五爺白了九爺一眼,道,“貴太妃都去了十二弟府上頤養天年了,我就不能多干點事把額娘接出來啊”
九爺沒想到五哥還有這么一番小心在里頭,他想了想,對著五爺道“額娘從前在皇阿瑪跟前素來受寵,性子爽利,脾氣也直,向來不愿委屈自己,想來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如今皇阿瑪不在了,若是任由額娘一直住在宮中,少不得要受從前那些仇家欺負。”
五爺點了點頭,對于九爺的話表示同意。
九爺繼續對著五爺表態道“不瞞五哥說,我現如今情況也不大好,皇阿瑪從前都不愿用我,四哥更不可能看好我什么。反正我現如今現在家中也沒什么事情,不如我也幫五哥一把,到時咱們把額娘出了宮,你也別老讓她待在你的府里,讓她也去我府中時不時小住一些時日,五哥覺得如何”
五爺沒想到九爺還有這個覺悟。
他雖然擅長抽絲剝繭探尋一些事件內因和真相,但對于那些頑固而狡詐的犯人,素來心軟的他很難嚴刑逼供問出什么事情來。
而老九一向不是那吃素的,用刑什么的對于他來說完全沒有半點心理負擔,且老九素來嘴上不饒人,嚇唬起人來一套一套的,兩人一起搭檔干刑部的活也算是相得益彰。
九爺跟五爺一樣,發愁去跟四哥要差事的問題。
五爺雖然對著四爺有些忐忑,但真要逼到那時候了,讓他給四哥上折子求差事也是無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