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越過眾位兄弟封了郡王,旁人奉承不說,他自己潛意識里也覺得自己是個厲害的主兒,除了身份不比太子外,就數自己最得了皇阿瑪圣心。甚至覺得十二弟能跟著自己,成為自己身邊最好要的兄弟也是他的榮幸。
可他對著十二示好后,十二不光沒有任何想要進一步親近的表示,反而有些敬而遠之了。
十二的腦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難道還有比跟著他更好的選擇嗎
三爺百
思不得其解。
倒是四爺看破一切后,給他送來了一副勸學圖,上面是四哥親筆提寫的瀟灑字跡。
要是這畫能帶回現代一定挺值錢的,殷陶無不遺憾地想,可惜了,不能夠。
殷陶對著來送畫的蘇培盛把這畫夸得花朵兒一樣,等蘇培盛走后轉眼把它丟進廂房供了起來。
謝謝,不需要,咸魚使我快落。
沒過幾日,太子也聽說了大婚那天老大招惹十二的事情。
太子也知道胤褆最近氣很是不順,一定會找機會在婚宴上整點兒小插曲出來。
真沒想到老大這么不是個東西,對著比他小了十幾歲的十二也下的去嘴,還拿人家生母出身說事兒。
包衣出身的嬪妃并不少見,老大這么一嘴,又順帶捎上了老四、老八和十三,如此行徑,比老四成婚那天的十四也沒好到哪里去。
不管怎么說,老大對十二的針對,都是因為十二和自己親近而起,他這個做兄長的,多少應該安撫一下十二弟。
殷陶過來毓慶宮時,正好四爺也在,正同太子說著戶部相關之事。
太子見了殷陶才想起今兒同他有約一事,起身對著這兩個弟弟笑道“跟四弟聊得投機,沒成想到一轉眼就到了這時辰。十二弟來了,快坐罷。”
殷陶記得清史資料顯示,四爺最初時候是追隨太子的,如今看著兩人親密聊天的樣子,看來史料的說法基本不錯。
殷陶請安落座后,太子道:“大婚那日的事情,我都聽他們說了。大哥原本就是個糊涂人,說話做事沒輕沒重的,也難為了你擔待,沒叫他在宴席上鬧起來。”
殷陶道:“大哥有些吃醉了,說幾句渾話也無礙,想必他也不是有意如此,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太子笑笑,這個弟弟倒是越來越通透了,說起話來點到即止便好。
三人又說了會兒閑話,看太子神色有些倦了,四爺和殷陶便雙雙起身告退。
太子殿內點的熏香味道不錯,回阿哥所的途中,殷陶對著四爺嘆道:“殿下房中香料著實不錯,聞著很是提神醒腦,我不過在里面略站了一站,而今出來渾身都了些似有若無的香料味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