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天之后,朱厚熜匆匆趕到京城,通州港,大船靠岸,禮部送來了繼位儀注,請朱厚熜過目,練習禮儀。
繼位儀注上寫道要朱厚熜按照皇太子繼位的禮儀,來到紫禁城后,從東安門進,到文華殿舉行繼位典禮。
朱厚熜看了一遍,把繼位儀注擱在一遍,要陸炳把正德皇帝的傳位詔書拿出來,說道“大行皇帝的詔書是要我來繼承皇位的,不是要我來當皇太子的。按照規矩,皇帝出行,必定從紫禁城大明門出入。”
起初,所有人都不把這個來自窮地方、年僅十五歲的小藩王放在眼里,以為他是個好操控的少年。
尤其是張太后,她想逼迫朱厚熜為嗣子,把他過繼到自己的名下當兒子,然后以皇太子的身份登基為帝,如此一來,她和朱厚熜就是母子關系,而不是伯母和侄兒的關系了,她可以用孝道將小皇帝牢牢掌控在手里。
內閣覺得,小皇帝如果在第一件事就妥協讓步,將來拿捏起來才容易,所以都想給朱厚熜一個下馬威。
禮部的大臣說道“這是張太后、內閣,還有司禮監的決定,望殿下識大體,速速跟微臣學習登基儀式。”
這是要逼朱厚熜妥協。
朱厚熜礙于臉面,不好發作,陸炳站出來,怒噴禮部的大臣,“大膽繼位圣旨在此,汝等膽敢篡改詔書”
禮部大臣著急了,“這的確是太后還有內閣的決定,微臣不敢自專啊”
陸炳說道“我們只按照繼位詔書上說的做,君命最大,一定是太后和內閣搞錯了,要他們改。”
禮部大臣不肯,堅持要朱厚熜學繼位儀式,陸炳把大臣們一一推開。
正僵持之時,一直沉默的朱厚熜緩緩站起來,群臣以為他要妥協了,陸炳急忙叫道“殿下興獻王只有殿下一個兒子存活,其余全部夭折。興獻太妃也有只有殿下一個兒子,殿下若過繼到張太后名下,獻王一脈的香火就斷絕了”
“殿若以皇太子身份繼承皇位,會被人戳脊梁骨,說殿下為了皇位連親爹親娘都不認了這是不孝,是一輩子的把柄啊。”
“我知道。”朱厚熜淡淡道“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當太子。既然張太后和內閣都不認大行皇帝的詔書,我一個小小藩王也沒有辦法。陸炳,我們從那里來,就回去。”
言罷,朱厚熜居然真的要走了
群臣頓時傻眼了那有擺在面前的皇位不肯要的這個皇位都不需要自己爭取,躺著就得到了,這個少年居然棄之如敝履
群臣紛紛圍上去勸阻,陸炳憑著大長腿和一身武功,牽著身形尚且單薄的朱厚熜的手,生生擠出一條路來,然后搶了一匹馬,兩人共乘一騎,沖出了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