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心頭微震,面上倒是神色不改,微笑道“皇上怎會有此想法”
明樂帝并不看她,擺弄著手中的象牙鍍銀湯匙,淡淡說道“你似乎十分關切肅親王府,但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必走在前面。前者王妃墜下假山一事,亦是你親自指證了淳懿郡主。這將近半月功夫,你不曾來養心殿,才傳出這謠言,你便來了。這,讓朕不得不多想些。”言罷,他抬眸睨了宜妃一眼,烏黑的眸子中精光閃爍。
宜妃穩了穩心神,不答反問“那么,皇上以為臣妾為何要關切肅親王,甚而要幫著肅親王府”說著,她忽而將明樂帝手中的湯匙與碗一并奪了過去,故作嬌態嗔道“皇上既厭煩臣妾,臣妾也不敢來討皇上的嫌,臣妾這便走了。”言罷,她轉身欲走。
她這般甩臉色給皇帝,明樂帝卻高興起來,雙臂一攬,摟住了她的腰,將她抱到了膝上,低聲道“就是這么小家子性格,白說你兩句,就要撒嬌鬧脾氣”
宜妃撅嘴抱怨道“皇上這樣慪人,倒說臣妾小家子性格。臣妾就是個上不得臺盤的人,皇上倒是別要臣妾呀。”嘴里這樣講,卻并沒有動彈。
明樂帝呵呵笑了幾聲,又道“只是近來這些事,鬧得朕心煩罷了。遍京城謠言滿天飛,真正是不成話肅親王,也未免過于心急了。”
宜妃微微側首,問道“皇上以為,這些謠言是肅親王府命人傳出來的可有什么依據么”
明樂帝斥道“朕也曾私下派人查訪,但傳這些話的,不過是些市井閑漢,無知百姓,倒也沒什么可疑跡象。然而,這不是他,還能有誰他這是在府中關久了,心中煩躁,想借由此事來脅迫于朕,好放他出來罷了。原本,那些事業已處置的差不多了,朕放他出來也無甚不可。然而他如此作為,實在叫朕惱火”
宜妃淺笑道“皇上,臣妾卻以為,此事絕非肅親王所為。”
明樂帝奇道“為何”
宜妃說道“皇上試想,如若肅親王果然急欲出來,那他應當徑直上書懇求皇上才是。他明知如此作為,皇上必定會遷怒于他,為何定要強行如此這真正是愚不可及。臣妾以為,肅親王能征善戰,頗通謀略,不該會出此下策。”
明樂帝沉吟道“然而”
宜妃微微一笑,輕輕說道“皇上,臣妾倒不知,原來當年肅親王才出生時,竟有國師替他相面,說他命征龍相之兆其實呢,王爺是皇子,是皇上的兒子,能有如此命格也不算稀奇。只是,如此久遠的故事,怎會忽然間被翻出來,流傳于大街小巷呢”
明樂帝似想起了什么,面色一冷,半晌說道“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說著,他又問道“如你所說,這件事竟當真和他無關么”
宜妃微笑道“皇上心里其實早有決斷,何必定要臣妾來提醒皇上圣明,自然不會落了小人圈套,白白辜負了父子之情,又折損了一員干將。”
明樂帝看了她半晌,忽然朗聲笑道“你說的是,朕心中早有決斷。朕預備放肅親王出來,下旨令他前往山西河南一帶治理蝗災。如此一個可用之才,可不能白白埋沒了”
實則,明樂帝心中亦是猶豫不決,他知曉于成均想要出來做事,卻又不甘心任憑這個兒子擺布。
倒是宜妃這番話,令他警醒。
這件事,其實未必是于成均的手腳。當年,那國師替于成均相面之后,便辭去官職,云游四海去了。他曾私下派南華黨查訪,竟發現此人同于炳輝的生母是同鄉,然除此之外,倒也沒發現別的。
既是如此,災情又盛,他何不順水推舟,就讓于成均出來,順了民心,也算彈壓了于炳輝。
明樂帝生平最為厭恨的,便是人在他面前耍花樣玩心計。
于成均有才干,他是知道的。
他能將這場天災消弭平定,便是解了大燕的眼前之困。
有功當賞,有過自然也該罰。
無論賞與罰,這權柄到底在他手中。
想通此節,明樂帝忽覺心中舒暢,便肆意同宜妃說笑起來。
宜妃在養心殿盤桓了一個時辰,方才出來。
乘了轎子,往儲秀宮而去。
她坐在轎中,向窗外一心腹宮女低聲道“去給王妃傳個信兒,她托我的事,都妥當了。”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