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之后,葉華剛剛離開不久,何昊便召開了一場復會,所討論的議題就是之前提及與live-nation公司的商務合作問題。
本著利潤最大化壓榨的方針,live-nation公司盈利越大,他們進購設備的代價就越大。
反正是老美的企業,何昊他們也是毫不含糊,獅子大開口也沒有一點心理壓力。
海岸線公司實際上已經吃定了live-nation公司別無選擇,畢竟還有別的演唱會制作公司,在現場演出的行業競爭中,aeg并不愿意將所有的機會都拱手讓給live-nation,正在收購獨立演出商,加速市場擴張和追趕live-nation。
這種時候live-nation公司即需要海岸線的全息設備來擴大業務開發市場,同時也需要用它來鞏固業內龍頭地位。
不然,被競爭對手搶占了市場份額,損失的利益只會更大。
只不過一旦被海岸線輕輕松松的撈走一筆,對于演唱會制作公司來說,運營成本的增加也不可避免的會促使門票漲價,到來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最終消費者來埋單。
不過何昊等海岸線公司并不會為此自愧,因為,就算不壓榨live-nation公司的利潤,門票漲價也是必然,理由也很簡單,資本逐利,天性使然。
live-nation等演唱會制作公司,肯定會打著全息演唱會的噱頭和增加運營成本等等理由,理直氣壯地漲價,電影院也必然會這么干。
何昊他們覺得從live-nation公司身上狠撈一筆,算是為粉絲們出口氣。
好吧,搶錢還說這么理直氣壯→_→,果然是變了,逐漸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live-nation公司現任掌門人米迦勒·拉皮諾在下午便來到了海岸線公司,不過接待他的并不是預想中的葉華,而是何昊。
米迦勒倒也不在意,達到此行的商業目的才是他最關心最在意。
不過當天并沒有進行任何的商務洽談,何昊親自接見了米迦勒,帶著他去參觀了配套的全息科技硬件設備,順帶弄了個t扯一扯今天就算過去了,壓根兒就沒有洽談商務合作的問題。
不是何昊不想談,而是還不能談,因為還在搜集分析live-nation公司的財務數據和運營情況以及他們行業的整體未來形勢。
不打沒有準備的戰是何昊的基準思維之一。
到了第二天,米迦勒被撂一邊,找人去跟海岸線打招呼,何昊以有要緊的事物處理把商業磋商的時間推到了第三天。
到了第三天,米迦勒就很難受了,最后提出想要見葉華一面,海岸線公司給出的回應是,葉華正在沉迷與技術研發。
事實上的確如此,葉華正在逐漸盡量的不再公司辦公,有意的在鍛煉麾下這個年輕的管理層,正好自身可以把騰出來的精力用在技術開發上,科技才是海岸線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就省去了占用私人生活的時間了,他可不想像其他的那些巨頭大佬們一樣,工作時間占據了生活的全部。
但米迦勒就很氣很急,在酒店里氣的破口大罵,被撂一邊兩三天,誰都來氣,來送錢的都這么鬧心別提多郁悶了,忍無可忍之下……還是得忍。
他也很無奈,就算海岸線公司真的這么傲慢,那也沒轍。
隔行如隔山,live-nation公司在音樂娛樂演唱界是巨擘,在音樂娛樂圈現場演出是妥妥的呼風喚雨般的存在,但出了這個圈子,其實也就是一家100多億美元的大公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