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nation公司這種跑要是到科技界來,以公司規模和體量論英雄,那就是個小作坊,微軟一天就蒸發掉了三個live-nation…
其實并不是海岸線公司或何昊傲慢以待,而是真的在趕時間分析live-nation的業務結構和財務報表等數據,要怪就怪米迦勒招呼都不打直接飛過來。
到了第三天下午,何昊終于接見了米迦勒,后者即使心中再不快那也只能笑臉相應,客客氣氣的,實際上心里早就破口大罵,各種問候都來了一遍。
但這都不重要了,只要能夠順利進行商務會談那就足夠了。
只是這場談判對他來說也并不順利,海岸線方面對于一個單位配套設備的要價居然達到了900萬美元的天價,饒是米迦勒氣度沉穩當場也差點沒忍住破口大罵怎么不直接去搶?
但最后還是忍住了,商務談判雙方都是寸利必爭,正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只要沒有鬧蹦一切都是可以談的。
第一次洽談算是不了了之,不過米迦勒并沒有離去。
說起來,何昊的確是獅子大開口,而且還要年后才會交付使用,理由是虛擬演唱會上的全息科技配套設備還是屬于內部測試版,最終到客戶手里肯定還有進一步的優化升級,這對于米迦勒來說是個中規中矩的好消息。
實際上要年后才會開始生產供貨,主要是海岸線公司的產能制約,擴展的速度真的太快了,再一個就是要配合年后最重磅新品發布會。
這些對于live-nation公司和米迦勒來說都無傷大雅,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對方的漫天要價。
900萬美元一套?
live-nation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當下擁有139個專屬活動場地,要是全部進行全息設備的配套升級,那就得花費1251億美元!
就算是把live-nation公司賣了都拿不出這么多錢來,也難怪米迦勒會心中大怒了,心中腹誹大罵海岸線吸血鬼!
幾輪談判下來,到了米迦勒來到商都的第五天終于達成共識,總算是談妥了。
最后談攏的價格是748萬美元一套,進購了117套為live-nation公司旗下的117個主要核心活動場地升級為全息演唱會。
雙方達成的這場商務合作,也將產生875億美元的交易額,比葉華的預估超出了一些。
這對于live-nation公司來說,已經是大出血了,即便875億美元也不可能拿出來,實際上live-nation公司只能掏5億美元左右,盡管現金儲備不止5億美元,但別的地方也得花銷啊,全投進去資金斷裂那后果不堪設想,思來想去能給米迦勒的選擇也就只有一個了,得去市場跟投資者講故事募集資金,圈(ian)一波錢回來才能解決資金問題。
按理說,資金不足那就別打腫臉充胖子,比方說先對旗下50來個場地升級,不就完事了…
真的要是這么容易那就好了,米迦勒怎么可能想不到這個層面,迫使他哪怕是資金不足也得把盤子拉這么大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科技的進步倒逼live-nation公司不得不這么做。
米迦勒必須得讓live-nation公司旗下的主要活動場地得到升級,不然緊隨其后的aeg等競爭對手便會利用技術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失去了市場份額損失只會更大,為了保住市場鞏固護城河,只能被迫跟進,被高科技倒逼是沒得選擇,大勢不可逆的道理自然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