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虛擬歌姬的演唱會,直接帶動了海岸線公司的業績強勁增長,俗話說人是視覺動物,全息科技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升級,這項顛覆式的技術已經不再局限與電影工業,如今開始對外大規模輻射已是初見端倪。
萬億美元的市場,這個體量不是蓋的,葉華就是單靠全息科技就能干一輩子了,如果他想。
接下來這幾天,公司的電話快被客戶打爆了,這些客戶并不是最終消費者,而是企業或機構,都是在咨詢海岸線公司在虛擬演唱會上應用的全息科技硬件產品的配套問題。
繼live-nation公司之后,海岸線公司的大門近乎門庭若市。
周四下午,ceo辦公室。
葉華在辦公桌跟前,瀏覽了一份文件合上便放在桌面上的文件夾,望著電腦屏幕在鍵盤上敲打了片刻,完成遠程數據鏈接之后便看到了實況的航拍畫面。
新總部建設已經動工半年了,葉華一直都在關注桑洲島新總部的進度,尤其是工程質量問題。
現在科技發達,葉華完全可以在商都隨時都能與當地的承建負責人實況交談,也可以通過無人機航拍鳥瞰全景等等。
此時此刻的桑洲島是一片火熱的大建設氛圍,大量的重型運輸船舶把建筑材料海運至島嶼上,不過桑洲島屬于沿海島嶼,距離陸地口岸最短距離不過兩公里左右,交通方面不會太麻煩。
葉華最關心的還是工程質量,桑洲島所處的地點是惡劣氣象地帶,自然災害方面最該防備的就是臺風了。
整座島嶼沒有一座建筑超過了三層樓,90都是兩層建筑,好在島嶼面積廣,海岸線公司也是財大氣粗的主兒,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事兒。
而且華夏基建是在全世界都是馳名商標啊,基建狂魔的稱號不是蓋的,這次承建方毫無疑問是選擇了國內的建筑公司。
畢竟,華夏基建可是經過“山竹”認證的,港珠澳大橋的建筑水平和實力在2018年9月份的時候得到“山竹”認證,大自然親自檢驗了華夏基建的水準。
如今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認在基建領域,華夏人說第二,世界上沒有人敢說第一。
桑洲島上的海岸線新總部,其強度要確保能夠在直面17級超強臺風的肆虐之下安然無恙,葉華的要求很簡單,外邊刮17級臺風里邊還能正常運作。
建筑商的回應也很簡單,可以做到,只需要“氪金”就完事了,擁有“鈔能力”的葉華表示小問題。
沒錯,桑洲島新總部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預算費用不低于500億軟妹幣以上,要是不算通貨膨脹,相當于半個港珠澳跨海大橋的投資規模。
妥妥的“氪金”總部,非有鈔能力不可實現。
值得一提是,海岸線新總部由于在桑洲島這樣的地方,無法建造高層建筑,所以選擇向地下開發,露天不超過三層樓的建筑,地下層卻普遍都有五層。
既然不能向上,那就向下,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
而且地下層用作將來的科技實驗室,也是非常的合適,在保密上也非常的不錯。
這500億的預算僅限于桑洲島,還不包括預想中那條兩公里長的海底隧道,以及東岸那邊小微半島打造給員工生活居住的莊園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