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清單上,每一個名錄都是一份交易合同,承接的業務都排隊到2023年去了,不過實際上應該用不了排隊三年之久,因為海岸線公司的硬件產品基本是靠外包代工,然后運回總部進行最后的總裝、配置。
說起外包代工,公司的這種模式隨著業務的不斷增長,海岸線科技已經自然而然的在形成一條類似于“蘋果模式”產業鏈集群。
實體制造業本來就越發顯得萎靡,海岸線公司的這種外包代工,讓許多的代工廠活了下來。
這絕不是夸大其實,海岸線公司目前的員工是1160名,公司創辦至今直接創造了一千多個就業崗位,而創造的間接就業崗位已經不低于3萬人。
眾多的實體制造業,依靠海岸線公司的訂單迎來了強勁的業績增長,產能不足就擴大產能,間接帶動了成千上萬的就業。
隨著海岸線公司的業務不斷擴大,這條自然而然逐漸形成的產業鏈也在增大。
葉華手里的這份清單名錄,無疑給下包的企業帶來更大的業務,好幾家代工廠最大的客戶就是海岸線公司,接的單子都是上億規模。
“嗯?”
葉華看到清單名錄微愣了會兒。
“以live-nation為首的演唱會制作公司居然不是最大客戶?最大的收入居然是來自電競產業?”葉華對此倍感驚訝。
清單名錄羅列的數據顯示有點出乎他的意料,電競產業方面的訂單總交易額居然達到了17億美元,而他認為最大的單體市場演唱會制作公司的總交易額度卻為14億美元。
而整個清單名錄的總交易額是482億美元,兌換過來就是330億軟妹幣。
電競產業拔得頭籌是他沒有料到的結果,不過在隨后大致了解了一番電競產業的大環境和發展現狀才恍然大悟,電子競技在最近的短短五年時間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如今電競行業的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1200億元,這僅僅是國內。
這五年來,電子競技產業僅在國內便經歷了快速蛻變,如今已形成了以賽事i為核心,游戲、俱樂部、選手、直播、交易緊密聯系的縱向產業鏈,盡管電競產業真正的利潤在賽事之外,但賽事卻是分享電競蛋糕的入場券。
時下的電競產業已然成為了世界第七大行業,這個產業到底有多火爆,看看各大火熱的賽事就知道了。
wesg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這是阿里體育在2016年打造的一項世界級賽會制電競賽事;
cl電子競技職業聯盟;
eswc電子運動世界杯;
sw國際電子競技明星邀請賽;
gl職業選手聯賽;
ie世界賽;
ief世界賽;
esl電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