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并不知道比爾·福特為什么要掏10美元給赫伯特,不過也懶得去關注,收回目光接著道:“有了全球統一化的標準……”
這時,在場的一個德國人開口道:“打斷您的話深感抱歉葉先生,但是我認為很有必要,您在五天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所發表的演講令世界為之矚目,我雖然沒能在現場目睹那一刻,不過您演講的視頻我已經看過了。”
葉華便看著那德國人,靜靜的聽著,對方也是注視著他接道:“汽車領域是工業制造的代表,按照您的論斷,當汽車領域引入貴公司的新興技術,意味著對傳統汽車工業本身而言,必將損失掉原有的知識量,使其不斷的縮減,汽車行業要為引進貴公司的新興技術而付出一筆高額的費用,這意味著拱手讓出了一大筆利潤,這似乎有悖于以利益驅動合作的原則。”
說完,在座的的大佬們都靜候他的回應,葉華不禁瞥了眼那個德國人,面對這么多行業巨頭如炬般的目光齊齊的盯著,換做一般和葉華同齡的人,估計三條腿都慌的發抖了,不過他卻淡定的若無其事一般。
頓時,葉華盯著那位德國人反問道:“克魯格先生,如果是一百多年前一位馬車夫問你同樣性質的問題,你該做和回應呢?”
聞言,那位寶馬集團的ceo哈拉爾德·克魯格一時語塞,頗為尷尬。
而葉華淡淡的補充道:“我替您回答,落后的產能、落后的生產力、落后的知識和技術是過去式,是淘汰品,新興技術代表的是先進產能和未來,我們大家都會并且只會選擇未來,那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不是嗎?”
“恕我直言葉先生,汽車工業是高端制造業的代表,誠然,貴公司在全息科技和人工智能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卓越成就,但這并不代表您能左右全球汽車領域的風向標,您的影響力并不能深度輻射到這個行業,憑什么讓全球汽車制造商遵循貴公司的標準并為此付出一大筆利潤給你?”
說話的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的會長鄭夢久,他說到最后的時候對葉華的稱謂都改變了口吻,從“您”變成了“你”。
盡管他已經是一個83歲的老人了,不過葉華并不買賬,在商言商,旋即帶著一絲頗為惋惜和詫異的語調似笑非笑的說道:“鄭社長,我原本是一直認為您一向是一位眼光卓絕的前輩企業家,但這話從那您的口中說出來,讓我震驚,更是大失所望,不過如此而已。”
“你……”這位現代集團的老總聽了翻譯之后臉色有些鐵青,被這么一個后輩當眾毫不留情的嘲諷,這是他沒有料到的,一時間冷哼了一句倒也沒有開口,他認為覺得犯不著跟一個后輩爭口舌之快。
而葉華接著說道:“我來告訴您憑什么?憑的就是未來!”說罷,他原本背靠座椅,這時突然前傾了身軀,一手搭在了桌面上,目光繼而環視眾人,道:“能夠吸引諸位來此的最大因素,不就是因為未來嗎?鄭社長?你覺得呢?”
對方沒有回應,葉華頓時笑了,又向后背靠著椅子,這時在場的一眾汽車巨頭們算是初步領教到了這個年輕人狂的一面,此時此刻,賊精的美國人都是一言不發一語不答,韓國人先跳出來探他的口風,何樂不為呢,而且德國人趁機縮了回去。
片刻,葉華笑容依舊,接道:“ok,未來這個東西說起來顯得虛無縹緲,那我們說實在的。引入我海岸線公司的新興技術不代表汽車行業的利潤受損,其所帶來的增值空間足以抵消為新興技術埋單的代價,何況無人駕駛將會進一步的開拓市場,考不上駕照的人依舊可以購買乘用車。如果覺得這還不夠保險,或者還不夠,那么把曰本車企未來的市場份額由諸位瓜分,可還滿意?”
說著,葉華收起了笑容,并將目光投放到了現代集團的老總身上,又道:“鄭社長,如果您覺得來這兒沒有賺頭,這不是沒人逼著貴公司的嘛,此番雖說是我這個行外人大膽的請大家來商量搞一套開發者體系標準出來,但參與或不參與全憑自愿,你若覺得不好,大可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