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薇:“昨天,應該是前天,公司分拆重組以來,目前總部建設雖然沒有全部完工,但部分設施已經可以運轉。前天不是已經有700多人從商都搬遷到會州新總部上班了,連路線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這事情正好網曝出來,然后就出了這片文章,現在的朋友圈刷的已經一片火熱。”
這個葉華知道,公司確立分拆重組,先一步遷到新總部的正好是工作調整至“海豚出行”與“海豚國際水務”兩大子公司的人員,兩家子公司因為沒有開展實際業務,輕裝上陣,自然是優先遷走,直接在新總部那邊開始從無到有的把組織架構打起來,也容易的多。
葉華瞄了一眼那張報紙,說道:“所以,就為這件事而來?”
喬薇:“當然不是,這事情是起因,京華社的記者來訪,希望能夠對你做一個專訪,已經來了,當然你也可以拒絕。”
葉華無奈:“既然都來了,訪就訪吧,那你把人請到辦公室來,就在這兒進行得了。”
喬薇點點頭離去,過了幾分鐘便帶著一男一女再度回來,男的大約三十來歲,扛著一個攝像機,女的一頭筆直的發型剛剛及肩。
“葉先生,很榮幸您能接受我們的專訪,我京華社記者趙欣。”女記者來到辦公室見到葉華之后熱情禮貌的微笑道,后者亦是微笑的與之禮節性的握了個手,而她的搭檔已經打開了攝像機開始錄制。
“趙女士,請坐。”葉華請她到靠窗的沙發旁坐下,他也到對面的位置坐下,喬薇客串了一回秘書,為兩人倒了杯水。
“那么可以開始了?”葉華坐下之后便直言道。
“沒問題。”京華社的記者連連點頭,旋即遞給葉華一個無線麥克風。
海岸線公司的老總至今都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的單獨專訪,這一次同意了,她自然極為重視,也看得出來這位年輕的總裁多半是因為自己是京華社才接受專訪的。
雖然沒有什么布景,不過這才真實,而且接受專訪的人就是最大的牌面,絕對的獨家。
也是夠簡約迅速的,趙欣見葉華一副靜等接受采訪的樣子,她頓了片刻組織好語言便說道:“近些年來海岸線公司以迅雷之勢突飛猛進,今年幾乎所有重大的國際熱點事件都能與您和您創辦的公司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不過就在昨天,一篇《別讓海岸線跑了》的文章迅速刷爆朋友圈,傳遍互聯網,而熱議的背后是直指商都的高房價逼走了像海岸線這樣的優秀公司。”
“有人說海岸線跑了,帶著理想;有人說海岸線跑了,帶著失望;有人說海岸線跑了,帶著厭世的傷感……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遷移一線城市的話題每次出來,每次都能觸發熱議。像以前的華為,再如現在的您與海岸線。很多人不能理解,只不過是一個企業搬家,為何能招惹這么多的議論,甚至是非議呢?”
聽她這么一說,葉華心中恍然,難怪喬薇要拿那份報紙來給自己看,沉思了一會兒便拿起手里的無線麥克風從容篤定的說道:“這不難理解,的確,通常情況一家企業或者大企業的搬家沒什么,但如果你把海岸線看作是一個‘金礦’呢?事情就沒這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