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兩家企業也有一定的共同之處,都是跨國巨頭,其豐盛的海外營收,背后也隱藏著許多國際溝通成本在內,只不過海岸線公司高利潤中的高利潤而已。
但不管怎么對比,海岸線公司已經是一家納稅超千億奔著兩千億去的商業巨頭,而商都去年的全年地方財政收入是9375億元。
今年是海岸線公司最后一年向商都報稅了,國稅拿走一部分,商都地方稅依舊能從海岸線的稅款中分到800多億。
這么一家公司“跑”了,怎么都留不住,商都豈能不心痛如刀絞般?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傳出海岸線公司總部外遷商都的消息之后,全國的一線城市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絞盡腦汁想辦法如何吸引葉華把總部搬到本市,給政策的、減稅這些就不說了,其它只要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能派上用場的全招呼上去了。
可以說各大一線城市為了把海岸線公司“搶”到手而“大打出手”,如此夸張絕非虛假,看看這家公司每年的稅款貢獻額度就知道原因了。
……
會州,涌鎮。
位于小微半島西北側的碧甲海灘上,十來號人漫步在這片沖擊海灘上,他們是來自會州當地的市領導,親自來涌鎮一線視察指導。
如今海岸線公司從商都外遷,定點落戶會州的消息已經全國皆知了,不知道羨煞了多少城市。
對于會州來說,簡直跟天上掉下來一塊大餡餅一樣,一度被砸了個暈乎乎的。
要知道,去年會州的全年gd“只有”5134億元,而海岸線公司今年目前為止產值已經達到了15200多億元,剛剛好是會州的去年全年gd的三倍左右。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海岸線公司在會州落腳,必然帶動全市經濟起飛,經濟增長即將上演歷史奇跡。
此時,沖擊海灘上,為首的市一把手張書記笑說著道:“當初龍岡不怕華為跑了,因為給了華為一片地;到底還是被逼跑了,結果莞城愿意給華為菘山湖整個區;如今海岸線定點落戶我市,他要什么只要合理訴求我們就給什么,他要地86頃,我們可給他再加一個86頃發展,免費。”
那就是172頃,相當于115平方公里。
說著這位精神抖擻的市領導旋即側頭看向隨同而來的涌鎮一把手,認真囑咐道:“服務海岸線,馬上就辦。不能只是響當當的口號,一定要切切實實落到實處,以海岸線的合理訴求為導向,相關部門聯動,立馬解決問題。總的來說就一句話,海岸線對我市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張書記停下腳步環顧海灘之外的遼闊海岸線,嘆道:“有前車之鑒,一定要吸取龍岡痛失華為的深刻教訓啊,別以為定點落腳確立了就穩了啊,既然能來,那就能走,到時候我市還能拿什么挽留?從這家企業的老總前天專訪來看,對,強烈推薦你們要好好去看看他那段專訪視頻,看了就會明白他為什么要外遷商都,要把總部建在島上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