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綾子完成匯報,葉華與她交代了一些事情便離開了地下庫,她具體什么時候走的倒是不大清楚,而葉華也繼續投入到理論體系的架構中。
不過,他跟前的那個方臺表面卻有一個“”形狀的淡淡痕印,老實說不注意的話還真看不出來,北川綾子沒有來的時候明明是沒有的,現在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極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變化…
“主人,要進行安全的可控基因變異,必須要獲取您身體的完整基因圖譜信息,必須要百分之百完整,哪怕是出現0000001的差異都將不可控,但是人類目前現有的最先進、運算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依舊不能進行模擬,即便是暴力求解,也可能要上萬年的時間。”
小音的聲音傳入葉華的耳中,過了片刻她又道:“主人,必須要借助并行運算的量子計算機才能快速求解。”
生命的進化在幾十億年的時間長河里,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即便一個小小的螞蟻,身體蘊含的信息都是復雜到不可思議。
人類已經實現核聚變和基因變異,但都不可控,而可控基因變異難度比可控核聚變難百倍不止。
變異要可控,就必須要知道變異體生命的全部的基因陣列、架構等信息,而卻太100精準,一點都不能少,不能有誤差。
要知道人類與香蕉,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命物種,但人類與香蕉的基因信息陣列有60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實際上兩者的差異卻是天翻地覆。
一個是靈長類動物,一個是植物。
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葉華表示兩樣都要。
基因陣列可控安全變異,首先獲取完整的人體基因圖譜,這個前提若沒有,就根本不可能是實現“可控”,并且要毫厘不差,任何細微的差異都會由“可控”轉為“不可控”,稍有不慎可能就gg。
“要獲得全部人體生命基因陣列,而且是快速高效,就只能靠量子計算機了。”葉華喃喃的說道,模擬人體基因陣列需要強大的運算處理能力,世界上現有的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都只能暴力求解,所謂暴力求解其實就是簡單粗暴的一個個的試,先算完這個,然后下一個,下下一個,等算完葉華十八輩子都過去了。
但量子計算機就不一樣了,只需要50個量子比特,其運算能力就能超過地球上所有的計算機全部加起來的運算能力,加一個量子比特就能翻一番。
好在有csac和先豐納米,有了一定基礎,加上葉華的開發能力,把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搗騰出來已經具備現實條件。
……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葉華的精力就放在了量子計算機技術身上,搞定這個核心的工具,才能用它來獲得自身完整的基因圖譜,才能進行下一步。
其實量子計算機雖然有經典計算機所無法企及的優點,但并不意味著它能取代經典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并不是神話,更不是萬能的。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并行處理,而且快的不可思議。
但也要看處理的是什么問題,有的問題是不需要進行并行處理的,比如用量子計算機來計算3+5,處理類似的問題就很蛋疼。
因為量子比特都是疊加態,處理這類問題是會造成很多的數據冗余,3+5這一類問題的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并行計算來處理,用傳統的經典計算機就已經相當快了,而且經典計算機可以做到比量子計算機更快。
正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量子比特都是疊加態,薛定諤的貓既死又活,假如用量子計算機來處理3+5這類問題,那首先就得把每個量子比特坍縮為經典態來表示3和5,再通過邏輯門來實現加法,換句話說,能接收到的還是經典信息。
由此可見量子計算機必然需要一個經典信息和量子信息的轉換過程,這顯然就麻煩了。
真正需要量子計算機處理的問題顯然是并行運算的問題,葉華現在需要獲取他自己的生命常數基因譜圖,要模擬復雜和龐大的信息量。
再比如尋找某個大數是哪兩個質數相乘,這種問題經典計算機只能一個一個試,先除以2、再除以3、再除以5以此類推。
但是量子計算機就可以同時試2的n次方個數,2、5、7乃至1萬億以內所有的質數都一次除完,然后下一批,這就是并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