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西方的經濟學家自身也沒有理解錯誤的根源是什么,理解了就更過分,那就揣著明白裝糊涂誤導世人,但我認為他們沒有理解。”
“那我們華夏人有沒有貢獻?我認為是有的,就是重新理解了亞當斯密理論,提出了一般的斯密定理。”
“意思就是說,分工不管是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e……實際上應該受到三重限制,第一受到自然資源限制,我們國家的自然資源有諸多限制就知道不可能擴張那么大,石油資源、天然氣等等自然資源限制,第二是市場規模,但是第三這個是我們華夏人的貢獻了。”
“如果你的這個市場的漲落非常大,非常多的動亂,那你的分工就必然會從復雜變成簡單,所以復雜性和穩定性是一個矛盾。那么你就明白今天的西方社會的危機了,就是發展的太復雜,所以它其實非常脆弱,必然帶來成本維護的增加。”
“你比方說老美轟炸越楠村莊的幾十頭牛恢復起來很容易,911撞了兩棟樓麻煩大不大?恢復起來容易還是困難?維護起來成本高不高?”
“所以相對比較美國今天假如受到世界沖擊,它的脆弱性質其實遠遠高于我們華夏,如果我們損一千,那美國可能損三千,道理也很簡單對吧?”
“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明白,如果是規模競爭,就沒有平等交換,美國人現在宣稱發達國家gd高,但這并不代表它真實的生產力就高,而是說明了它控制了國際分工的話語權、科技霸權、軍事霸權、金融霸權。”
“所以它當然就可以并有能力壟斷定價了,才會有當年我們用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的苦,所以你看,怎么可能是等價交換?”
“有點搞笑的是,美國人提出來不要自由貿易、要有平等、對等的貿易,這個真的好笑,因為最平等的人享受了世界上最多的資源、付出了最少的勞力,控制了世界市場,它還說它吃虧了?大家的綜合智力水平并不差多少,對吧。”
趙欣:“那么葉先生,您認為我們今天到底面臨什么樣的經濟形勢?到底未來的世界怎么樣才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葉華:“形勢么……假設一個領域一個產業或公司,他現在沒有競爭者,如果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它應該是s形曲線,規模報酬遞增,轉折點很短一段時間不變,但如果它面臨一個新的競爭者進入,一個老的產業面臨新的競爭者,它很快就衰落下去了,電產品原來是有屏幕時代,現在全息無屏顯示這個新競爭者入場,它現在(有屏顯示)是不是在衰弱了?”
“所謂代謝論就是這樣的,經濟運動的規律或者說產業運動的規律,它其實和生命運動的規律是一樣的,有生命周期。”
“一個生命都有幼年、青年、成年最后衰老死掉的過程,但是周期的概念是不確定的,假如海岸線沒有誕生,對不對?有屏時代可能不會現在就開始衰敗,所以這是不確定的,而且不可能一個人死掉之后還能從娘胎里再冒出來進行下一個周期,所以新陳代謝。”
“那么在數學上的概念叫小波,一個浪頭一個小波,一個接一個所以長江后浪推前浪,而一段一段加起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宏觀經濟,它又有增長,又有波動。”
“所以我們華夏人不但有自己的理論,而且是建立了一整套系統的數學方法可以準確的去描述小到一個生命現象,大到經濟學的微觀金融,宏觀歷史。”
“我們可以發展一個大一統理論,這個理論不能和愛因斯坦相比,但可以和他平行,愛因斯坦的理論統一是建立在物質里的粒子理論,我們統一的是有新陳代謝的生命和經濟社會現象,這里我就不講理論了,你可以去復大找正主,采訪陳教授,他肯定比我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