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華:“代謝論具體理論一段采訪是肯定來不及講,而且講具體代謝論陳教授肯定比我更有發言權,那么我簡單提一下自己的看法,華夏方案和西方有什么不一樣,其實我說的肯定不完整。”
趙欣:“愿聞其詳。”
葉華點點頭:“首先一個亞當斯密的標題我認為就錯了——國家的財富。實際上我們知道財富是個虛擬的數,完全是權力構造的,但是真正難的東西,越來越細的國際勞動分工,怎么協作啊,鐵路工人最難的事情就是協作,尤其是春運高峰期,如果這個火車開過來,那邊不打電話,兩個火車對撞那就完蛋了還看不見的手,那要活見鬼。”
趙欣:“噗哧……我剛剛那段掐掉。”
葉華:“……所以我們華夏方案真正先進的地方在于越來越發達的國際勞動分工,我可以這么說,華夏人統籌調度分工協作的能力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當然更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們的特點就是分工競爭的協調機制,像一些微博公知大v和‘帶路黨’天天就知道喊開放,那怎么開放?這個他不講也不會講。”
“那么我們華夏人是怎么開放的?獨立自主型的開放,不是當年鴉片戰爭打的被迫型開放,也不是東歐、菲律賓那樣依賴性開放,他們依賴誰?西方,坦率講就是美國嘛。所以哪來什么中等收入陷阱,你只有依賴經濟的陷阱。”
“當年阿根廷比美國還富呢,結果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從發達國家掉落到發展中國家你敢信,現在依賴美國經濟,尤其依賴美國的金融,這樣的經濟體說垮掉就垮掉,拉美的通脹率你去看看。”
“所以開放并不等于成功,開放可能死的更快,一些微博上的大v、所謂‘帶路黨’他們……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還在喊咱們開放吧,那你起碼也要知道下大雨要進屋檐下避雨,進港灣避風啊。而國內有一幫人的策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開放就完事了,暴風雨來了……喊開放!太陽出來了……喊開放!晚上睡覺還在喊開放,你起碼得與時俱進,還要因地制宜。”
“那么我認為華夏的獨立自主型開放是和‘雙軌制’的改革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什么是‘雙軌制’呢?要兼顧穩定和創新。”
趙欣:“在創新方面,科技創新葉先生您也許最有發言權。”
葉華:“科技創新也好其他創新也好,有一點毋庸置疑,你創新一定是一個顛覆性的過程,那么從歷史上看很多的顛覆性過程伴隨的是革命、動亂或大蕭條,就算輕一點,起碼陣痛是免不了的,對吧,所以我們華夏的這個發明我認為是前所未有的方案或經驗,華夏方案、華夏經驗。”
“就是雙軌制!”
“一邊保持社會穩定,另一邊開放特區。這次我們‘生命光線’的成立,無線輸電技術、無人自動駕駛技術,我們選擇在了會州,坦率講是在會東新區作為試點。我們先在這里搞個十年八年試試看,有競爭力那就開大點,打不贏開小點,真行不通,斃掉,我不會傳導全國引起整個社會動蕩對吧?所以你看穩定和創新兼得了吧?魚和熊掌其實在這里可以兼得,這就是雙軌制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