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輸電是作為陸基的一個補充……”
韓均副總為葉華詳細介紹國家電網的戰略布局規劃,無限輸電技術的布局關乎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更是國際角逐的一大隱性王牌,而且葉華和海岸線集團是不可或缺的,一定程度上比國家電網更重要。
天基系統就充分的彰顯了華夏國與西方本質的差別了,偏遠地區尤其向大西北那種人煙稀少的地方,無線輸電基站也沒有在生命光線的戰略布局中。
這并不是說葉華是個天性逐利的黑心資本家,而是虧不起啊。
全國700多個城市,生命光線公司的戰略規劃要建造一千個左右的無線輸電基站才能滿足所有城市的需求,光是這里的投入就要耗資675萬億rb¥。
這個項目是生命光線和國家電網共同推進的,生命光線要承擔其中35的投資,也就是說三十年規劃中,海岸線集團在這個項目里將會砸進去23625億元,剩下的國家電網出錢,而且國家電網把自己賣了都沒那么多錢,還得靠國家財政撥款,生命光線也要5的補貼。
即便如此,偏遠地區依舊無法覆蓋,要是按照理想中覆蓋全國,意味著要建造兩萬五千個基站,即便一個無線電塔給它均個60億,那也得需要150萬個億。
這這這……
別說兩家超級企業了,就是把國家全年gd砸進去都填不了這個吞天窟窿,去年華夏全年gd也才1288萬億。
但是國家也有一個硬性指標,哪怕是無線輸電也必須要做到村村通電的要求,就像村村通網、村村通路、村村通郵。
像通郵。
民企順豐快遞有些地方就不送,道理很簡單,送一個快件就虧一個,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肯定不能這么來,不然遲早破產,何況現在的順豐是上市公司了。
但是國家郵政一定下鄉,再遠都有派送點,就是時間長了點。
同樣信號基站也是,只要那里有個鄉村,不說好不好電、信、路、網這些基礎設施都得要有。
有時候農村的信號比城里都快,因為城市用網大,農村則相反,但是基站就豎在那兒的,用網的人少了那肯定是虧錢的,這種虧本買賣只能國企來搞。
生命光線也是私企,搞無線電塔那就更不可能的,一個塔幾十億的天價,像偏僻的大西北地區,人煙稀少是不可能把電塔建過去的,哪怕是只出35的投資比例,其中補貼5,也是十個海岸線集團都虧不起的。
但是,村村能用無線電也是國家的硬指標規定,哪怕農村的一戶人家里依舊用電源線,但是送到這個村的電肯定是通過無線輸電的形式送過來,通過一個村的或者一個鄉共用的小型微型變電站,讓電能通過村上已有的電纜輸送千家萬戶。
畢竟無線輸電是趨勢。
華夏和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這里,美國許多偏遠的鄉鎮至今都沒有信號,無他,人少,虧錢,資本家肯定不干,所以沒有。
但在華夏這邊,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