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兼顧偏遠地區和地廣人稀的地帶,建陸基無線電塔是不可能了,那么就只能通過在外太空構建天基系統才能擺脫地球曲率的影響。
雖說太赫茲耦合共振技術的傳輸類似量子隧穿效應,但是也要分情況,幾千米乃至幾公里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地球光是半徑就幾千公里,華夏的版圖東西南北跨度超大,隧穿效應等于沒有了,就會體現在終端接收的太赫茲波及其微弱,或者索性就收不到。
有了外太空的天基系統就不一樣了,地球曲率的制約就消失了。
通過地面的無線電塔與太空的衛星建立一個接入協議,通過地面的電塔把電能轉換為太赫茲波打上去,上面的衛星接收之后,再朝著地面某個終端建立另一個接入協議,再打下去,該終端接收太赫茲波并轉為電能就可以了。
天基衛星系統和無線電塔的工作原理其實是一樣的,或者和通信衛星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在于電塔在地面,衛星在太空,電塔能級高、體量大、負荷大,太空的天基輸能系統能級低,體量小、負荷小。
電塔是因為要為那些動不動就人口幾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超級大都會和工業集群中心輸電,需求大那是自然了。
但衛星是為偏遠地區人煙稀少的地方供給無線電能,肯定不能和大城市相比了。
由此可見,天基和陸基兩大無線輸電系統有機結合之下,覆蓋全國包括偏遠山區兼顧都能做到。
韓均詳細為葉華介紹項目的具體事宜,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分鐘。
喝了口水韓均接著說道:“天基輸電系統的建設,我們請來北斗工程團隊原班人馬為我們保駕護航,打造這套輸電系統其實就跟打造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樣的,這項任務沒有比北斗工程原班團隊更合適的了。”
葉華一聽思量片刻便道:“天基工程交給生命光線來運營吧,我指的是全部。”
韓均緩緩點頭:“這個你來干比國家來干更合適,你懂我的意思。”
葉華笑道:“當然。”
顯而易見,都請北斗工程團隊的人來干,這套天基系統是要全球范圍內組網啊,在這方面開拓國際市場的時候,海岸線集團相對更容易,國家隊反而會讓西方敏感和找借口。
雖然就算海岸線運營也依舊會被針對,但相對來說還是海岸線更合適一些。
天基系統的投入,哪怕是覆蓋全球那也只需要1000億rb¥的投入規模,當然這也是天價投入,但對于海岸線集團來說這錢拿得出。
葉華思量片刻不由得說道:“天基系統的組網得盡快,越快越好啊,現在好的軌道資源已經不多了,得搶在歐洲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之前,把他的軌道資源全部占了,但我們國內的發射資源能夠滿足2025年之前完成全球組網嗎?”
“2025年?這么快?”韓均愣道。
“快?我還嫌慢了,但你不能指望歐洲人的腳步停下了啊,尤其這個項目公布之后他們鐵定急眼,必須趕在他們之前把衛星打上去,軌道資源先到先得啊。”葉華如是說道。
韓均搖頭否定:“2025是肯定不可能的了,就算一箭雙星那也得十來次發射,三年之內把30顆衛星打上去,發射資源根本不夠。不過你不是跟埃隆·馬斯克關系還不錯么?那找他的sacex公司幫忙,給他單子,插個隊,他不給你有限不跟他的特斯拉合作,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