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今天的諾獎之夜前來與會的各界賓客人士超過了1700多人,往常都是1300多人左右。
自從1901年的第一屆諾貝爾獎起,每年12月10日的諾貝爾逝世紀念日,作為永久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日子。
頒獎儀式是在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這一項有著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到了現在。
十來分鐘之后,三輛汽車停在了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的正門出入口。
“看!那是海岸線集團的創始人和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葉華,他來了!”
不知到是誰開的口,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外邊的記者都聽到了這句話,頓時紛紛調轉鏡頭。
當葉華從車里下來的時候,立馬就被相機的閃光燈不斷映照著。
在自然科學類獎項,物理學獎落入華夏人手里并且是葉華一人獨占,化學獎由美國、英國和德國的三位科學家分享,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美國和曰本的兩位科學家分享。
到了這個時間節點,所有的諾獎得主基本到齊了,頒獎典禮會在16:30分正式召開。
此時出席頒獎典禮的葉華穿著一身正裝燕尾服,根據規定與會的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則是要穿莊重的晚禮服。
在今天的諾獎之夜,各大獲獎者是今晚的主角,而在諸多主角當中葉華毫無疑問是其中最矚目的c位擔當。
可以這么說,對于其他的獲獎者而言,今晚可能是他們的人生巔峰之夜。
但對于身上早就被諸多閃耀光環圍繞的葉華來說,今晚的諾獎也不過是再他身上多增加一道光環,他早就成為了一個活著的傳奇了,也不需要一個諾獎來鍍金,當然能獲得諾獎自然是好事。
現場的氛圍很隆重,葉華的步履帶著自信平和邁向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這樣的場面對于他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他的心態很平和,甚至都沒有什么波瀾,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是擺著一副面癱臉示人,實際上他下了車之后便表示出了友好的自信的笑容。
只是氣場強大。
“大佬就是大佬,氣場超級強。”
一位瑞典當地媒體的記者不由得感慨自言自語,難以置信的是,他是如此的年輕,更是已經在25周歲之前取得了別人十輩子都難以達到的成就,他的年輕意味著將來的成就更是無可估量,這一點才是外人感到夸張和恐怖的地方。
現場的歐洲人看著葉華的時候,逐漸開始對華夏人又羨慕嫉妒恨了,是真的羨慕,如果他是歐洲人,估計歐洲大陸都要被吹爆了節奏。
“快看!那是瑪德琳公主和菲利普王子,他們正一起朝著葉華走去,是前來接待他的,瑞典王室親自出來迎接。”
“不得不承認,如果今晚的主角是一個,那么毫無疑問就是他了。”
“畢竟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太獨一無二了,他的身份可不僅限于科學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