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德琳公主和非常有名的第四順位繼承人的菲利普王子親自出來接待,這是非常高的禮待。
在現場的諸多的目光中,有人感慨葉華的影響力果然非同凡響,已然超出了科學界的范疇,也有人覺得瑞典人也太現實了,在科學界殿堂級的盛會之下居然把科學事業放在了金錢的后面,顯然這種想法的人認為瑞典人此舉有些俗。
“終于有幸見到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國際巨頭,葉先生,幸會。”
“幸會。”
菲利普王子來到葉華面前熱情的交談了一二,見面禮一過旋即道:“葉先生,請!”
這一屆的諾貝爾頒獎典禮顯得非常獨特,因為整個諾獎歷史上也從來沒有獲獎者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來到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輝煌端莊的現場1700多人盛裝出席,這里匯聚著全人類當代最具智慧的群體,意義非凡。
頒獎典禮準時在16:30開幕,慣例流程平穩走過,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也是瑞典皇家工學院的終身教授,49歲的韋蘭·斯頓登上頒獎臺,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意大利小鎮圣莫雷空運而來,那里是諾貝爾逝世的地方。
按照各獎項頒獎順序: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這一次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是來自美國和曰本的兩位科學家。
接下來就是物理學獎,毫無疑問必然是今天的重頭戲,因為獲獎者太特殊了,最富有的獲獎者、最年輕的獲獎者等等。
“長期以來,在電磁波譜中有一段尚未被人類有效認識和利用的真空地帶,其頻率范圍為100ghz~10thz,位于微波和紅外輻射之間,這就是‘太赫茲空隙’,在微波、可見光、紅外等技術被廣泛應用的情況下,太赫茲在科研和應用方面卻滯后。”
“但這些都已成為過去式,人類已然了解太赫茲波,因為太赫茲耦合共振原理,無線輸電技術即將得到廣泛應用,無人會懷疑其真理的可靠性,其開創者也由此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所以評選機構決定將本屆諾貝爾物理學家授予其開創者葉華先生。”
話音剛剛落下,斯德哥爾摩音樂廳伴隨著音樂掌聲雷動伴隨著,歐洲的各大電視臺還有網絡直播都在關注這次科學界的盛會。
當諾獎評審機構正式宣布本屆物理學獎授予葉華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事實,諾獎一旦確立就不予更改。
諸多的鏡頭無不聚焦在一身燕尾服正裝的年輕人,葉華緩步走向頒獎臺,在全場目光的注視之下,全場獻上熱烈掌聲之際,接受瑞典國王授予的獎狀、金質獎章和價值1120萬瑞典克朗的現金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