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同學們能不能飛龍在天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家現在都是潛龍。”
“潛龍勿用不是不用,而是用,但是在用之前你要準備充分,同學們現在都是在校就讀的學生,那就好好讀書,讀書不是讀死書,讀書是為了明理,明白道理,你就知道怎么做會成功,所以充實自己,這就是充分準備,這就是潛龍,畢業了準備周全,然后看準時機好好表現一下,那就順利晉升第二階段了。”
“要不要看時機?要!”
“沒有時機你表現的再好也沒用,前面漢武帝的例子已經講過了,《易經》的道理希望大家好好去參,它是我們所有經典之始,《道德經》、《論語》都是《易經》演化而來,也是所有的經典之首,《易經》排在首位,同時也是我們華夏文化之源,溯其根源你會發現都會歸一于《易經》,真的就是源頭、原點。”
“你悟透了《易經》自然就會用,隨時隨地你就知道《易經》的思維它是非常管用的、實用的,隨時隨地你都可以知道乾卦告訴你只要不同的情況你就要做合理調整。”
“但是這里有一點要講清楚不然很多人可能會誤解。
“什么呢?乾卦告訴你的是一種參考,而不是結果,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當成結果了做那就是迷信,信差不多就是參考,堅信不疑就是迷信。”
“因為《易經》只是告訴我們例行的事物,一般情況,他基本就是這么走,但是你要記住有例行必然有例外,例外就是意想不到沒法參考的,所以只能參考,而不是絕對的結果。”
“所以有參考的對應的就是例行的,沒有參考的對應的就是例外的嘛,道理就這么簡單,不難理解。”
“不要太過,過極則宄或者說物極必反,這種道理我們都能聽得懂,你既然都已經把乾卦作為一種參考了說明你對它或多或少是相信的,你要不信你參考什么參考?浪費時間。但又不完全相信,可能我信三分、你信七分、他信一分,有的人完全不信。”
“所以道是模糊不清的,說不清,道不明的,老子的《道德經》開宗明義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說不清的,要是誰能說清道明那不得了,等于掌握了世間宇宙的終極真理。”
“有些科學家或哲學家說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扯淡,真理根本就不掌握在人手里,誰都掌握不了真理,真理只有天知道,天掌握,你不是天,你只是天底下的一個人而已。”
“一些人自以為知道很多就以為知曉世間終極真理,其實他貌似看到的所謂真理不過是一種規律表象而已,當人類認為分子是最小的不能再分的時候認為這就是真理,然后發現有原子,認為原子不可再分了,這就是真理,不久后原子還能分,往下粒子還可再分……”
“所以有句話說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少。”
“你的真理能被質疑、推翻,那肯定不是真理,所以你不知道,你不掌握。”
“只有天掌握,只有天知道。”
“道為何物我不知道,雖然我們無法解釋道為何物,但我們知道它是存在的,你悟不悟道,道始終存在,而且有律可循。就好比我們現在知道萬有引力是存在的,但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個什么鬼,但我們知道,還知道怎么利用其規律、特性為我所用,發射衛星。”
“所以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用我們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大自然的運行是自有它的規律,并且不會因為堯怎么樣,天道規律就怎么樣,也不會因為桀怎么樣,天道規律就怎么樣,夏桀活著的時候太陽照樣東升西落,死了一樣東升西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然會交替運行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天道是無情冷血的,但也是公平公正的,道如果是有情的那就一定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