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派葉兌前來,定然有他的深意。
葉兌大名,朱振聽劉基和宋濂都提起過。
曾經以布衣身份向朱元璋上書。列出一綱三目,訴說天下大計,三言兩語便給朱元璋定下了攻略張士誠和方國珍的大計,此次獻計堪稱三國的隆中對。
朱元璋數次想要聘請葉兌先生為官,奈何都被葉兌先生拒絕。
葉兌先生瀟灑不羈,身負經邦濟世之才,卻安于田園之樂,一心想當個教書先生。
朱元璋尊重老大人的傲氣,賜其金箔歸家。這一次應天遇到了如此巨大的危機,也不知道朱元璋要幾顧茅廬,才將老先生請出山的。
朱振本身便尊重葉兌老先生,如今又想起老大人為了應天,在張士誠府上甘愿所受的屈辱,朱振哪里會對老大人有絲毫的芥蒂,心里更多的應該是敬佩之情。
老大人想要替應天招攬姚天禧,朱振相信他更多的是為了應天。
通過幾句話,就能斷定一個人的才華,也就只有葉兌老先生這般的人物能有這種本事了。
只是朱振心里清楚,這個小子是個惹禍精,等到他改名為姚廣孝的時候,定然惹得應天天翻地覆。
與其讓這小子禍害別人,還不如留在自己手底下做事,由自己看管,這個小子還翻不出天去。
見姚廣孝毫不猶豫的拒絕,葉兌倒也不惱火,反而點點頭笑道:“忠于主上,這是好品性。與你們家主人性格倒是有幾分相似。”話罷,老先生起身,“我來姑蘇時間不長,但是卻仔細的觀察了你們所有人,尤其是爵爺。爵爺雖然身陷姑蘇,卻不忘百姓,忙碌中研制格物之學,想盡一切辦法拯救黎民
蒼生。尤其是昨日,更是老夫感慨。爵爺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張士誠的親自招攬,輕而易舉到手的大富貴,卻之不取,何等的高風亮節。
罷了,罷了。老夫答應主上的事情,也差不多了。”
說吧,老大人拿出一封敕書來,朱振先是一愣,張大舍連忙拉了拉朱振的袖子,朝著朱振一陣擠眉弄眼。
在朱元璋手下,一般的任命根本不用磕頭。
但是大宋帝國的敕書,理論上還是要下跪的。這一點兒,就連朱元璋都沒有違背過。
朱振不敢猶豫,連忙下跪。葉兌翻開敕書,面帶微笑,朗聲道:“制約:小子,我就是你們的皇帝韓林兒,本來想給你寫副駢四儷六的圣旨,奈何我身邊兒的都是大老粗,根本沒有懂這個,我就按照大白話來吧。你的事情,我聽說了,很不錯,是咱們紅巾軍出來的好男兒,朱元璋說想給你求個爵位,沒問題,反正咱們現在打江山,你又立下那么大的戰功,有功當賞嗎。朕允了。還有臨淮、定遠、五河、虹縣、壽州、泗州,哎,查地圖好煩,就這么說吧,朕封你做江南行樞密院副使,東至揚州、西至開封、南抵徐州蕭縣、南至金陵都是你的活動區域都是你的地盤,另外你的封地封在哪兒呢?就盱眙縣吧。盱眙縣男,還行,不算太難聽。朕給你那么大的地盤,也不是白給你的,朕要你在兩年之內,組成一支三萬規模以上的大軍,支援我大宋帝國北伐。如果做不到,你就乖乖回應天做你的藥材生意吧。帝國初建,不養閑人。你們這些在后方享福的人,永遠不知道朕
每日顛沛流離,過得有多辛苦。行了,到這吧。跪恩吧。大宋龍鳳六年七月十三日。”
朱振確實第一次聽到這種滿篇大白話文的圣旨。
而且腦海里還能自動腦補一個身披龍袍,在書桌上鋪著地圖,拿手指隨便畫畫,就定下的圣旨,一個摳腳的軍官皺著眉頭,連地方名字都寫不出來的畫面。
這圣旨下的很是隨意,但是朱振卻不敢那么隨意的接旨。
因為這個圣旨雖然隨意,但是圣旨的畫內音卻并不隨意,這小皇帝一封旨意,不僅把張士誠的大片領土劃到自己治下,甚至連朱元璋的大片領土都成了自己所為的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