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在常茂、虎二、劉青山三人得知一窩蜂的主力隊伍意圖偷襲盱眙之時,其實另外一個人已經早一步知道了這個消息,并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朱振。
這個人就是對玉翠癡情不已的韓徵。
是人便有屬于他的弱點,這是人性。
韓徵天資聰穎,脾性風流,卻也有屬于自己的執念,那便是心里總是對于玉翠有一種固執的念想。
用朱振在后世的話說,這叫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為了探聽玉翠的消息,他收買了一窩蜂用來專門侍奉玉翠的侍女。而朱振為了打聽一窩蜂的消息,自然也樂見其成。
但是對于韓徵感情上的事情,朱振卻并沒有過多的關心。
因為朱振很清楚,這些讀書人最好面子,話說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如讓他自行碰壁,到時候不用別人說,他自己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兒了。
相比不能理解朱振的三員小將,韓徵雖然將一部分心思放在女人身上,但是卻將朱振的大局觀領悟的七七八八。
故事態發生變化之時,他的表情顯得淡定、從容的多,通過最近的情報,他早就知道了一窩蜂的本領高低,之前的猖獗,那是因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既然他跟朱振結下梁子,那就表明他距離死亡之路不遠了。
況且,朱振的大局意圖他已經了解,朱振的核心是盱眙的普通百姓,這樣雖然會得罪不少權貴,但是卻可以最大范圍的施恩最普通的百姓。
而百姓不論何時,只要被組織起來,則勢必成為一個時代最龐大的力量。
只是讓韓徵吃驚的是,朱振一副了然的模樣,對于韓徵口中所言之事,只是擺擺手,便告訴他,自己早有布置。
讓他安心回去休息便是。
“縣男早就知道他們會進攻盱眙?”
張大舍百思不得其解,故開口問道。
張大舍自認為自己雖然不是朱振那般聰明絕頂之人,但是領略朱振的謀略還是應該可以做到的,但這一次朱振的反應是不是有些太超前了。面對張大舍的疑惑,朱振解釋說道:“你莫要把我當成劉伯溫那般的神棍,什么神鬼莫測,那都是用來鼓弄人心而已。一窩蜂等馬匪之所以選擇對盱眙動手,那都是我在利
用勢推動,正所謂上兵伐謀正是此理。”
“伐謀?我們怎么沒看出來?”眾人不解之色愈濃。見此,朱振笑著解釋道:“當初百姓不愿意追隨我們,我便與葉兌先生商議,制定出如何對付馬匪和收攏百姓的計劃。當然,也只是大致計劃而已。此計葉兌先生出力頗多